首页 > 财富 > 正文
观点|红胡子:华为大课——极限生存法则,就是随时防止“万一”
05-20 09:14:40 来源:上游新闻

QQ图片20190131191455.jpg

华为遭遇“美国禁令”,可能无法向美国供应商购买芯片或技术。看起来,这意味着华为将面临巨大危机。 

但任正非说,美国供应商不能向华为提供芯片“也好”,“我们已经为此做准备了”。 

任正非说得云淡风轻。 

所谓准备,即为“备胎”。按照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公司总裁何庭波内部信中的说法,海思在数年前就已经预见这件事情的发生,“我们已经准备好备选方案”。 

数年前能“预见”到今天的情况,这是应该封神的。 

但是,华为更牛的地方在于,没有人需要去封神。这里所谓的“预见”,并非是一种对于未来必然发生的事件的判断,而是对未来生存状态中可能出现的极限状态,设置边界。也就是说,某种事件在几率上可能存在,那么就应该有预备的应对方案。 

华为的应对方案是:多年前就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在这个边界修筑防火墙。这道防火墙,在今天果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这种思维有别于探险家贝尔的极限挑战:穿越丛林,昆虫野菜也可就餐;穿越沙漠,尿液也要极致利用。这些极限生存方式,是技巧、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极限状态下的随机应变,可以通过先期训练而来。 

但来自华为的极限生存法告诉我们,企业的“极限生存”方法不是训练而来的,也不是抖机灵式的随机应变,而是一种思维,一种随时为极限状态下活下去做准备的思维。

哪怕这件事永远不会发生,也应该做准备。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里的“一万”是可以预见的,所以不可怕,而“万一”是不可预见的,所以是可怕的。

马云曾经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他不会和蔡崇信坐同一架飞机。马云的意思是,概率上,任何飞机都有坠机的可能,那么一旦概率成为事实,这样做,阿里巴巴就不会同时失去两个最核心的人物。这类事件,大概率一定不会发生,但是用“极限思维”做预案,则可以将“万一”这种风险排除。

华为今天可以从保密箱箱拿出备胎,是抵御“万一”风险的正面案例,可以说是一堂大课。而现实商业案例中的反面案例则不胜穷举。

体现得最多的是诸多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典型者莫过于贾跃亭,生态链虽然看起来一片翠绿,他其实应该是知道资金是乐视生态最大的敌人,他当然也用了极限生存思维,那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某种意义上,这类似于冒险家贝尔的随机应变,但这并不是极限生存思维的正确打开方式。正确方式是,在极限状态下,还有托底资本来做防火墙。可惜的是,没有这道防火墙,玩儿砸了的贾跃亭,只有远走美国,从头再来。

有人会说,不少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其实都面临过极限状态下的危机,比如资金链的断裂、政策的突变、核心技术的障碍、核心人才的流失等等,这些企业的创始人或者企业家,通过商业智慧一一化解,从而让企业渡过难关,更上层楼。

这种人是有的。

对于这种企业家,有人是这样描述他们的“应变”的:虽然裤子的拉链还没有开裂,但是屁股后边已经开了大洞,此情此景下,还能利用一颗大心脏,上讲台口若悬河,赢来观众席的一块布,遮住屁股上的丑。

不过,许许多多的人,并没有能用口若悬河,换回一块布,最终只丢了一地的丑。

极限状态下,快速应变,化解危机,确能体现企业家的能力智慧。但是更多的企业,并不会迎来这种“发挥”智慧的机会。所以,他们最终被市场清除,更有甚者,还会因此引发个人的道德,甚至法律风险。

当下的市场,全球产业链要素在多重因素下快速重组,5G、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的商业模式迭代,都可能让企业随时陷入“极限生存”状态,仅仅是预见和居安思危,已经远远不够。如华为一样,随时问一问“万一”,并就“万一”给出预案,关键时刻,也许才能真的“活下去”。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