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物件你知道多少呢?

自古以来,

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耕文明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

我们的农耕文明表现在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

大到国家制度、文化教育、民俗风俗,

小到人际交往,语言文化。

其中,

农村味道最浓,

蕴含着丰富老家记忆的是我们农村里的各种老物件,

它们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沧桑岁月,见证了农村的发展与变化。

比如说用于耕田作地的犁、烧火做饭的土灶、

除谷物杂质的风车以及磨粮用的石磨,

脱粒稻谷的石磙,

这些老物件你认识多少呢?

石磨:以粮制粉

古磨

在农村,不时还能发现一些安放在门口的石磨,那些镌刻着过去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印迹的石磨,把我们拉到了从前农村的记忆中,感受着浓浓的乡愁。

石磨是将粮食碾磨成粉的传统生活工具。一盘石磨由磨石和底座组成,磨盘大小不等,小的直径30厘米左右,大的直径为70厘米左右。磨盘正中心有凸凹相对的短木轴,以保证上扇磨盘转动时不会移位。两扇磨的接触面上錾有排列整齐、顺序相反的磨齿,用来碾碎粮食。上扇磨盘上有个圆洞,叫“磨眼”,磨盘上的粮食从磨眼漏到两扇磨盘之间,随着上扇磨盘的转动,粮食便被碾碎。为了调节粮食下漏的速度,还要在磨眼中插上一两根筷子粗细的细棒,叫作“磨筹”。老家的石磨都是用人来推,推磨是一项非常艰辛的重活,磨汤圆、豆腐、包谷粑之类的水磨比较费力,一般由两人推。磨炒面、包谷面之类的干磨稍微轻松一点,一个人即可。

相传,石磨是春秋末公输般(鲁班)所发明。在鲁班生活的时代,人们要吃米粉、麦粉,都是把米麦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棍来捣。用这种方法很费力,捣出来的粉有粗有细,而且一次捣出来的量很少。鲁班想找寻一种用力少成效大的方法,于是他就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罗筛去麸皮就得到面粉。农村现在仍有人使用石磨。

记者对石磨的记忆很深。记得小时候老家院子就有一台石磨,每当家里有点喜事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些豆腐,做豆腐就得用石磨将黄豆磨成浆。石磨旁放一凳子,凳子上放着装豆子的盆,盆里放着勺子,推几圈,往里面添一勺子豆子,推着石磨转了多少圈,根本数不清。七八斤的豆子,大概要磨上2个多小时,回到家里烧火、过虑烧浆,然后用卤水点豆腐,一次不敢点成,怕出的豆腐少,只好多点几次,点成后,压水包实,直到豆腐做好。刚出锅的豆腐,暖暖的,蘸上辣椒葱花,就是一道可口的菜。

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人们依然爱做豆腐,不过,不用石磨磨黄豆了,而是用上了粉碎机,只需要把豆子泡好,几分钟就能粉碎完毕,省时省力不少。不过,做出的豆腐的味道却不如石磨磨出来的劲道了。

风车:谷壳分离

风车(风包)

每次回到老家,看到散落在墙角的那些老物件,尤其是那架老风车,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总会牵扯出内心深处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印象里,老家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风车。每到农忙季节,晒谷场上特别热闹,妇女忙着收谷子,男人用力摇着风车,此时装进喇叭形漏斗的谷物随风“兵分二路”,一路是饱满壮实的谷物漏到下面的箩筐里,另一路干瘪轻飘的谷物、糠皮、草屑等,它们被风吹出出风口。使用风车看似简单,其实要有一定的技巧,主要是掌握手摇的速度与控制搁条上档位的位置。若摇的速度太快太猛,会把很多饱满的谷物扇出去,浪费粮食;若摇得太慢,谷物就会扇不干净,所以摇动的速度要适度均匀。

有时大人太忙,也会叫小孩去摇风车,但是没摇几下手就发酸,而且因为摇得不均匀,往往还得重新扇一次,免不了挨大人的责骂。其实,在孩子们眼里风车更像玩具,大人们在扇谷物时,小孩就会从风箱的侧面爬上去,饶有兴趣地看着谷物或米粒一点一点地往下沉去,有时还会把小手插进谷里,去体会那种手掌被谷物一点一点拉下去的感觉。

夏天天热,孩子们便把风车当成风扇来取凉。先用力扇几下,把风车里的灰尘扇干净,然后几个孩子便挤在风车尾端的出风口,一个孩子在前面摇动摇把,风便来了,大家嘻嘻哈哈地笑着,享受着凉风。当然,摇风车的孩子是享受不到凉风的,反而还会摇得满头大汗。但也无妨,“剪刀、石头、布”,输的摇风,赢者享受,如此轮流,公正公平。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自动化的农具慢慢代替了人工使用的农具,一些原本普及使用的农具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了农家院中可有可无的摆设,曾经盛行一时的风车,有的也被闲置在墙角旮旯。然而,久居闹市的我们,偶尔回趟老家,看看风车,想想那段流逝的岁月,心里便觉得暖暖的。

铡刀:斩草喂畜

铡刀

铡刀就是用来铡饲草、高粱秸秆或其它需要截断的作物的农用具。它与农业文明一路同行,铡刀历史悠久。如今,铡刀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只能在赶驮马人家中才能看到。

铡刀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铡床,由长度1.5米、宽20厘米、高度30厘米的榆、枣、槐等硬杂木做成。铡床中间挖槽以安放铡刀,铡床的两侧用铁皮包上,底部侧面还要开槽,让草屑流出来。第二部分就是铡刀,1米多长10公分高,刀柄为木质,其余为铁质金属,刀刃沾钢,刀背成鱼脊型。铡刀和铡床的顶部用一根铁棍做连接棒,可拆卸磨刀。

使用铡刀时,必须两个人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一个人把草捆填进铡刀里,并尽力把草往铡刀和刀床连接处靠拢,另一个人则成骑马蹲裆式,双手握住刀柄,高高抬起,待填草的人把草送到铡刀下,用力把铡刀按下,草被切断。

过去,铡刀在农村用处相当的多,除了铡饲草外,可以铡稻草,稻草用于脱坯、土墙抹泥、炕土泥、抹房顶泥等。

此外,“慈母缝衣”所需顶针、“挑灯看剑”所用油灯、搬运柴草的背夹、脱粒谷物的鞑斗、挑水的木桶……很多很多随着现在文明的快车,匆匆而逝,以旧换新,更替了去。那年那月的桃花曾开的正艳,如今一地落红无数,徒留回忆念想。

老物件,老房子,老巷子,渐老的影子,相拥一件件,悉心留存,手心紧攥。想盼着,这念想的源泉,会于原地等待,一直缕缕温暖左右!

火盆

记者手记

水车、石头碾子、独轮车、老式农具、手工针线活做成的鞋子……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农耕方式、生活方式逐渐改变,流传数千年,一度在农村、农民家中才能看到的这些物件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成为“老物件”,甚至更多留在记忆中,从另一个侧面折射改革对农村产生的影响,退出历史舞台的农村“老物件”,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诉说者!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熟悉的,或者说印象最深的,是神舟上天、蛟龙入海、航母远航、卫星升空等,对经历了改革开放,人到中年的国人来说,对改革开放有更深的理解、感触。小时的农村“老物件”,反映农村变化,折射改革缩影,成为人们内心深处那一抹最深的乡愁。

岁月流逝,那些以前与人们朝夕相伴的传统用具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是,凝固了岁月的事物,总是厚重着让人沉思,让人爱不释手,恍若由着这些老物件,便能看见了老家那些让人无法忘怀的记忆,看得见过去发生了些什么,以及那些年代里的故事。

来源:丰都日报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