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修G5京昆高速公路凉山段,2004年西昌市黄水乡洼垴村大石墓的抢救发掘现场。
11月2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进入了“彝族年”时间,全州人民放假七天,欢庆彝族人民的新年。
在距离凉山州德昌县县城5公里的王所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所大石墓却依然和2000年以前一样安静。
当日,上游新闻记者(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 )在大石墓现场看到,这个和农田为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体保存完好,没有相关的路牌介绍,谁也不会想到这些平常无奇的大石头,竟是重要文物。周围村民只知道这些大石头是古迹,但对于这些大石头身上的谜团一无所知。
2004年德昌县德州镇阿雍村大石墓发掘现场。
农田中的重点文保单位
今年75岁的左文孝,1999年从德昌县文化馆馆长任上退休,曾全程参与了德昌县境内大石墓的普查、发掘以及保护等工作。
左文孝带领上游新闻记者驱车从县城来到王所乡。在泥泞的村道上行驶了约十分钟后,记者首先见到了文物保护区域的界桩。很难想象,在安宁河河谷中的普通农田里,还存在这样一片联通远至西周的文物保护区域。
左文孝介绍,王所大石墓在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昌境内其它的大石墓也分别确定为四川省级、凉山州级的文化保护单位,凸显了其重要的文化、考古价值。
德昌县对大石墓系统性的保护普查是在1986年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当时的德昌县文化馆组织对德昌县境内的文物都进行了普查,在王所、六所、阿月乡等地都发现了大石墓墓群。
据文物部门介绍,大石墓广泛分布于安宁河谷流域约7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北至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南至攀枝花市米易县,主要分布在安宁河流域的喜德、冕宁、西昌、德昌等县市,其中只有德昌王所大石墓被确定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文孝对上游新闻记者披露了一段关于大石墓的保护往事。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德昌当地准备引进大型工业项目,可能会在当地大规模的征地,这无疑会对德昌这一具有影响力的古迹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时任德昌县文化馆馆长的左文孝赶紧向德昌县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告,将王所大石墓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向上级作了申报。很快从成都传来消息,王所大石墓被确定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一被定义为“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墓葬形式,终于被社会公众所知晓。
大石墓出土的青铜器。
绝无仅有的墓葬
西昌市文物管理所退休人员、考古专家、大石墓的发现人之一张正宁对媒体表示,上世纪70年代,四川大学历史系童恩正、四川省博物馆赵殿增等专家组成的流域调查考古队,到西昌礼州镇进行新石器遗址发掘。他们发掘时发现,新石器遗址上一座墓基由众多巨石组成,搬除巨石后,出现的土陶和人骨令他们感到十分惊奇,他们明白发现了一种珍贵的古墓。这种墓用巨石砌成墓室,顶部以巨大的墓石覆盖,这种古墓遂被称为“大石墓”。
王所大石墓遗址一共有三座大石墓墓葬,呈品字型分布在农田中。在普通人看来,这些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不过是一些大石头而已,但左文孝说,这些露在地面的大石头仅仅是大石墓的墓顶石而已,“在左右两侧都还有墓边石,我们发掘过有的大石墓培土都已经没有了,可以看到旁边的墓沿石都有一个人高。”
左文孝根据现有的资料推测了大石墓的修建过程,首先挖一个长方形土坑,底部刨平或用碎石铺垫,形成墓室的底座。再运来较扁平的大石做墓壁石,合拢围成一个长方形墓室。最后则在墓室的上方,用几块重达数吨乃至十来吨的巨石排列盖顶,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排列整齐的巨石,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石墓。在大石墓墓室其中一端或一侧,则留有一至两块相对较小、可移动的石头作为墓门,方便陆续将逝者的骸骨放入墓中,每墓入葬不同时期去世的十余人至百余人的骨头不等。
11月20日,左文孝老人在王所大石墓现场。
入葬者无富贵贫贱之别
德昌地处安宁河平原,是大凉山中少有的谷底平原,从现有的条件来看,德昌等地很少看见有大型的石块,这些用于修建大石墓的巨石从何而来呢?
科学解答了这一切。
左文孝和他的同事们对大石墓的石头进行过成分分析,发现里面都是长石、云母等当地常见的石头成分,结合古代的生产力水平,认定这些天然巨石都是采自于当地,集中后用于修建大石墓。
上游新闻记者在王所大石墓现场看到,露出地面的5块墓顶石,都是扁平形状,据推测它的墓壁多由一米宽的石头构成,长度不一而足。
对德昌境内大小古迹熟悉的左文孝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德昌境内发现的大石墓,墓室都是呈长条形,一般6至7米,最长到达了13米。
根据学者的调查,凉山大石墓的共同特点是用石块砌成墓室,顶部再以大石覆盖,除了王所大石墓的类型,还有其他三种墓型结构,区别在于墓顶石的数量、墓的形状、墓门位置等细节。左文孝说,德昌境内的大石墓均成群成组分布,一般3~10余座为一组,背山面水,昂然耸立,秩序井然,排列有序。
大石墓里面有着什么呢?左文孝说,德昌曾经对石所的一组大石墓进行过抢救性发掘,一共开了两小一大三座大石墓的墓室,发现体积较大的大石墓里面什么都没有,而体积较小的大石墓里面则有少量的装饰品。从整个德昌发现的大石墓来看,部分已经发掘的墓室中还出现了青铜器、绿松石、发钗等陪葬物品。
根据现有的资料记载,在西昌等地发掘的大石墓中,墓室内都没有发现棺材之类的葬具,人骨堆积在墓底,根据骨架等推断,逝者男女老少都有,也没有富贵贫贱的区别。从人骨数量来看,大石墓每座墓葬的人数不等,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一百多人。
左文孝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从骨架分布、随葬品没有贫富区别的现象分析,众多葬于一室的死者,可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一氏族或者部落的成员。从这么多尸骨看,可能墓主人遭遇了战争或者瘟疫,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族人死亡,幸存者为了安葬大量离去的先人,所以才会出现一个大石墓安葬八九十人的现象。
左文孝的看法没有得到学界的普遍支持,目前国内考古界流行的一个说法认为,大石墓应该都是多次开启墓门入葬,是一种丧葬习俗。大石墓的入葬特点是二次葬,即殓骨入葬。殓骨入葬是在人死后,先把尸体露于野外,待腐烂殆尽后,将骸骨收集起来,沿着墓顶部特意建造的入口葬入墓室。这种特殊的葬式考古学上称为二次丛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所大石墓。
神秘的墓主人
目前的考古学界普遍认为,凉山大石墓的墓主人很可能是在古籍中很少提及的古邛人。
邛都,是一个古部落的名称,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居住在邛都的民族被称为邛人。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邛都反叛,汉兵自越嶲水兴师讨伐,杀死邛都王,将邛都县改为越嶲郡。更始二年(24年),邛都部落首领任贵杀了越嶲太守枚根,自封为邛谷王,得到皇帝的承认,由此可以想见当时邛都部落在这一带的势力是比较强大的。
从现存的200余座大石墓分析,如按每座墓葬入八九十人计算,入葬的人数亦当在两万人左右,和凉山地区同时期的其他古代民族所遗留下来的墓葬相比,他们的确是这一地区最大的民族。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曾撰文指出,邛人大石墓在全世界绝无仅有,是安宁河流域原住民独特的墓葬形式。为了生存,邛人要不断地征战。在当时特定的生产力条件下,邛人却依旧不遗余力地建造大石墓,这对于邛人来说,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界给出了多种猜测:为了亲情?为了体现神威?为了表示体面?还是死而复活?
在已发掘的47座大石墓中,年代最早的是春秋末期建造的,因此墓葬规格较小,随葬的器物主要是以石器和陶器为主。到了战国时期,墓葬明显变大,出土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有了增加,尤其是出现了铜器。年代最晚的大石墓,则被定位在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在出土器物中铁器的出现以及西汉五铢钱、新莽的大泉五十钱的出土,将大石墓的修造年代定位在春秋末期到东汉初期的400年间,与邛人起源和消亡时间的不谋而合。可以说,邛人极有可能就是大石墓的真正主人。
在战国到西汉这个时期,整个西南地区发展到青铜水平。当年邛人生活的安宁河流域并不安宁,周边有强大的邻居虎视着。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是中国版图急速扩张的年代。许多偏居一隅的少数民族都被逐个纳入到融合的浪潮中,邛人自然也不会例外。公元40年,东汉朝廷曾派遣军队平定南方。当时,威武将军刘尚领兵路过此地时,邛人的首领长贵担心刘尚平定南方后自己也会遭殃,便设计加害刘尚,不想他的计谋被识破,长贵的失算给邛人带来了杀身之祸。邛人在东汉初年所遭遇的这次毁灭性打击,或许是其最终消失殆尽的主要原因。
随着邛人的消失,大石墓也停止了修建。
从那时起,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神秘墓葬。
邛人的首领为何不像蜀、滇的王者拥有自己高级的墓葬,而甘愿与同胞长眠在一起?这是因为害怕自己的大石墓被识破,反而遭殃,不如与普通群众一起埋葬,更安全、更踏实。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对此评论说。
大石墓墓顶石排列整齐。
十吨巨石的运输难题
大石墓采用巨石作基本材料,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巨石崇拜现象。即使在今天,如果不借助机械,也休想动它分毫。
研究了大石墓一辈子的左文孝说,在西昌市河西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大石墓上,这座大石墓的后部,有一条长长的用土堆积起来的“尾巴”,使整座大石墓看起来像一只巨大的蝌蚪。这条“尾巴”前高后低,形成一个缓坡,建造者们也许正是利用这个办法降低了搬运道的坡度,慢慢地将巨石拖上墓顶,筑成墓室。这个修建方法和古埃及人建造举世闻名的金字塔采用的这种方法一样。
大石墓的主体是重达数顿甚至数十吨的巨石,和左文孝的观点不同,有的专家认为这些巨石是来自于距离大石墓有近百公里之远的螺髻山。无论是来自螺髻山还是墓葬周围的山上,如何将这些巨石运到墓葬现场,进而进行吊装、封顶等作业,对于生产力低下的古人来说,都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左文孝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凉山州博物馆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当地找了20个身强力壮的年轻男性,拉了一块和墓顶石差不多大小的石头,在博物馆广场的平坦空地上,忙活了近一个钟头,才把这块石头移动了近20厘米。巨石的移动对于古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大石墓出土的青铜器。
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对这一谜团解读认为,滚木和杠杠原理是古邛人破解巨石重量的工具。
“滚木法”是古代人受制于运输条件想出来的办法,工匠们运输巨石时采取在巨石下垫上圆木,利用圆木的滚动来运输和安装巨石,从而大大降低了搬运强度,提高了搬运效率。可以想象,几千年前的邛人是应用物理学的“滚动代替平移”减少摩擦力来实现远距离运输巨石的,这种“圆形滚木运输法”在现代农村山区还在使用,并继续发挥神奇作用。
李后强认为,古人运输巨型石块的方法,主要都是滚木法。吴哥窟、金字塔、巨石阵、复活节岛雕像都是古代人在没有铲车、起重机、卡车等现代高科技运输工具的情况下建造的,他们用什么方法将巨大的石块从采石场运至施工地点,完成了这些堪比愚公移山的工程?专家们总结称,古人使用的各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巧妙地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让大自然为他们工作。
凉山古人把当地曾经拥有的丰富的巨树,用当时已经使用的青铜砍刀等工具砍来做成圆形木杆,多个圆木铺在卵石地面,并在木头与石头之间撒上石砂或凉水或垫冰块,把巨石用竹子或树枝包裹,通过杠杆橇上滚木层,靠多个人力或者牲畜拉动圆木滚动前进,数日就可以运输到指定地方。
凉山考古专家刘弘则提出了另外一种猜想。2004年11月,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和凉山州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们,在大石墓集中的德昌县阿荣乡发掘大石墓时,发现在一座大石墓的四周铺砌了卵石,这个发现意外的将凉山大石墓和万里之外的古代印加人连接了起来。
南美的古印加人在修建丛林中的金字塔时,他们先修筑一条运输道路,然后在路面上满铺一层圆形的小卵石,卵石尖的一面向着路面,再用绳索捆紧巨石,在路上拖行。由于路面是由若干卵石铺成的,接触巨石的只是若干个点,减少了磨擦力,就能比较省力的搬动巨石了。
因时代久远且没有相关的文献资料记载,大石墓如何修建、修建的目的是什么、巨石从何而来,这些未解之谜和大石墓一起,仍然在安宁河平原中沉睡,等待着世人认识与发掘。
上游新闻见习记者 胡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