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谁最早发现了良渚遗址呢?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施昕更。1936年,当时还是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馆员的施昕更,在自己的老家良渚镇的一块水塘里,发现了石器和黑陶的陶片,到1937年3月,施昕更进行了三次发掘,并且写了一本报告——《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初步报告》,由此揭开了良渚遗址考古的序幕。而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日寇侵略的铁蹄之下。那么,施昕更是如何完成的这份报告的呢?之后的施昕更又去了哪里呢?今天,在良渚申遗成功之际,我们一起——寻找施昕更。
施昕更的孙子 施时英:我叫施时英,在杭州良渚遗址管理所工作。对于我来说,包括我家人,我们最大的心愿,是把我祖父的坟找到,把他迁回到良渚来。之前很多人跟我说起我爷爷,是良渚遗址的发现人,但是对于我们家人来说,(对我爷爷)可以说是不太了解。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王宁远:施昕更先生写的这本书,是良渚考古的开端,也是我们浙江新石器考古的开端,所以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1936年的5月31号,(施昕更)跟着卫聚贤先生到古荡去发掘,他在那个地方发现了一些石器,好像跟他老家的是一样的。第二天他就跑回家开始调查。他自己在江南地区发现了黑陶,可能就意味着有江南地区,也有我们中国本土产生的远古文明。所以他发现这两个黑陶是万分兴奋的。因为时局已经非常紧张了,(1937年)五六月他就把这个报告写完了,递交给出版社,然后接下来“八一三”淞沪抗战就爆发了。
1937年12月,施昕更带着《良渚》书稿随西湖博物馆南迁。
施昕更的孙子 施时英:(我爷爷)可以说是抛弃了家人,家里顶梁柱没有了。那个时候我奶奶还在,我爸爸还小。这个时候对我们家人来说,其实是很不理解的。
余杭文史专家 康烈华:他只抢救出来一份校对稿。但是西湖博物馆已经没有钱来印这份报告了,怎么办呢?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 王宁远:董聿茂拿了书稿,流亡到丽水的浙江省教育厅,就拨出了专款,然后派了博物馆的一个同事,到孤岛上海出版了这本书。
眼看到这祖先开创遗下的国土,一天天的沦亡,我们的文化,也被敌人疯狂地摧残,这正是存亡绝续的重大关头。中国,绝对不是其他民族可以征服得了的,我们生存在这艰巨伟大的时代,更要以最大的努力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才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定不拔的信心!
——施昕更《良渚》·卷首语
施昕更的孙子 施时英:我对他的看法,一下子就改变了。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他只能是舍弃小家,保卫大家。后来我爷爷去了温州瑞安,当抗日自卫会秘书。1939年的时候病死在瑞安,葬在瑞安。我们家人也去温州瑞安找过三四次,但是都没有找到他的墓。我爷爷是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我现在良渚遗址管理所工作,作为他的子孙的话,我想找到他。我自己的理想,是按照我上一代的、我家族的这个脚印继续走下去,守护好良渚遗址。
1939年5月,施昕更在浙江瑞安病逝,据传葬于西山。
1959年,夏鼐正式提出“良渚文化”。
1986年——1992年,陆续发现反山、瑶山、汇观山、莫角山遗址。
2006年,发现良渚古城,面积近3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2015年,发现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
2017年,“良渚文化”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
2018年1月26日,“良渚古城遗址”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9年7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原标题:他最早发现良渚遗址 家人最大的心愿却是找到他的坟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