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一首早发白帝城 奉节诗名传千古
10-04 20:33:39 来源:重庆日报

△白帝城。

1200多年前,流放途中遇赦的李白,于白帝城乘舟东下。是时,朝霞绚丽,悲喜交加的诗人提笔写下《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为奉节的名片,这首诗为奉节积攒了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很多人都是通过它了解白帝城,进而认识诗城奉节的。

人生转折处,千古诗篇留

在奉节白帝山上,飞檐楼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中,这里就是著名游览胜地白帝城。然而,对于李白而言,这里更是他命运的转折点。

“李白一生中最重要的三次人生转折点,都与奉节、三峡密不可分。”奉节诗城博物馆馆长赵贵林介绍,公元726年,李白出蜀过三峡写下“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挥斥方遒,意气风发;757年,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被判流放夜郎,“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上三峡》)等诗句流露出巨大的悲恸;759年,朝廷因关中大旱,宣布大赦,李白闻之,欣喜若狂,写下《早发白帝城》,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表达出拨云见雾的开阔之感。《唐宋诗醇》称:“‘朝辞白帝’乃太白绝中之绝出者。”《李太白集注·丛说》称此诗“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奉节众多动人诗篇中,《早发白帝城》可谓流传最广,千古传诵。

“此诗堪称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经典范例。”三峡文化研究学者程地宇说,诗中将“千里”之遥的空间感凝聚在“一日”之内的时间维度里,将“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听觉印象与“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视觉印象相融合,而诗的后两句还带有某种隐喻的意味——“猿声”悲鸣,但终究挡不住“轻舟”前行。

程地宇认为,“白帝彩云间”乃是奉节的诗化形象,是诗城的文化象征。

白帝城一带多被诗咏

除李白外,历代诗人对白帝城也情有独钟。作为奉节最重要的人文景观,白帝城往往和瞿塘峡、滟滪堆等自然风物结合在一起,成为长江三峡最负盛名的诗咏之地。

最早歌颂这一带的诗歌,当属夔州古歌谣《滟滪歌》。自此诗开始,瞿塘峡、白帝城一带的险峻便被诗人反复吟咏,如杜甫在《夔州歌十绝句》中写道:“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除险峻之外,这一带的风景也在诗歌中呈现出柔情的一面,如白居易感叹“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竹枝词》);张问陶笔下的瞿塘峡则是“峡雨朦朦竟日闲,扁舟真落画图间”(《瞿塘峡》)。

怀古也是白帝城一带诗歌的重要主题。“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的《八阵图》便是其中的名作。陈子昂则在《白帝城怀古》中吟唱道:“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文旅融合,打好诗歌牌

为何白帝城一带会成为诗人们的“心头好”?

“白帝城一带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外,厚重的人文历史也为来往诗人瞩目。”夔州诗词学会会长陈学斌介绍,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并在此建白帝城;三国时期,刘备兵败退守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留下白帝托孤的佳话;白帝城还见证了南宋抗击蒙元等重大历史事件。

如今的白帝城已因三峡工程蓄水而成为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由廊桥连接着岸边,供游客登城参观。今年6月,白帝城大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正式启动。

此外,奉节县正在打造“三峡之巅,诗·橙奉节”文化旅游核心品牌,其中包括开发赤甲山、白盐山,复建瞿塘峡古栈道,将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等内容。

原标题: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响彻千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