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2320卫生热线、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面向社会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电话,接受不同群体的求助。疫情当下,应当如何应对负面情绪?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案例一
求助者:男 62岁 退休人员
求助内容:每天上午九点打电话来询问,他所在地区是否有新增确诊病例。在告知其没有后,他还是担心。他因为此前去过一个诊所,有人在旁边咳嗽,回家后他越想越怕,所以每天关注自己所在地区有没有确诊病例。
12320心理专家:心理专家耐心倾听和回答相关问题,缓解他的焦虑情绪。积极引导他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帮助他树立信心。同时,建议他看电视剧、看新闻,或者和家里人聊一些愉快的话题。
由于最近身边充斥着很多关于疫情的信息,求助者是不是受到紧张氛围的影响?让他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好很多,同时教他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关知识,教他更好地保护自己,让他心理踏实。在后几次的电话中,这位患者说:“哎呀,每天给你们打电话真是不好意思,但我就是特别担心,也不知道怎么办,听你们说说话,心理就踏实了。”
案例二
求助者:男 42岁 定点医院医生
求助内容:多次来电,表示因为工作压力导致情绪焦虑。自从疫情发生以来,他觉得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大,担心出错,精神高度紧张。
12320心理专家:一线医务人员承担的压力是很大的,有体力不支带来的劳累感和与病毒战斗的压力,自己有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有不能陪伴家人的愧疚。
在耐心倾听后,疏导他的焦虑情绪。引导他认识到自身做的各方面防护工作是到位的。同时,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整个团队和家人的支持。引导他疏解内心积压的压力情绪,客观看到自身的内部资源(专业度)以及外部资源(工作团队),适当表达情绪,跟身边人吐吐槽,建议他适当地做一些放松训练,可以缓解焦虑情绪。
案例三
求助者:男 23岁 居家隔离市民
求助内容:1月中旬患感冒,怀疑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去检查,结果显示只是普通感冒。随后,社区打电话告知,他乘坐的动车中有乘客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让他居家隔离14天。隔离期间,他致电心理专家,担心自己被感染了,也担心传染家人,还担心身边人对他有看法。
12320心理专家:求助者有自责的情绪。仔细询问他的症状后,进而给他分析现状。同时,让他换个角度想问题,平时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这么久,不如珍惜这段时光,和家人多沟通,大家一起正确面对这事。
案例四
求助者:男 40岁 个体
求助内容:因为疫情不能出门,无法做生意,不停刷手机,内心很恐慌。整个人处于快崩溃状态,安全静不下来,特别想哭。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觉得不好意思,不敢哭,只能一直憋着,甚至有感觉缺氧的情况。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心理科普专家团队:引导他把自己憋着的负性情绪全部宣泄出来,建议他想哭的话就关上卧室门,一个人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还可以利用枕头边砸边哭,让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同时建议减少刷负面信息的次数。求助者做了心理辅导后,偷偷大哭了一场,整个人心情好多了。
专家表示,首先要承认并接纳焦虑情绪,认识到焦虑是人类在面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坦然面对疫情,是克服焦虑的最好方法。
其次,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和放松来缓解焦虑,比如看电影、追剧、阅读、听音乐、看笑话……还可以进行呼吸放松、肌肉放松、冥想放松。
另外,正常作息、生活规律、减少刷屏、适度运动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案例五
求助者 女 30岁 居家隔离市民
求助内容:因工作需要去过外地,回家后担心自己会得病,会传染给家人,感到自责和内疚,觉得对不起家人,寝食难安。主动联系社区登记信息,量体温正常,居家隔离中。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心理热线专家团队:心理专家在听了她的需求后,表示理解她目前的心情和感受。鼓励她及时和社区联系,监测体温,与家人交流寻求心理支持。目前心理状态良好。
居家隔离、医院隔离人员,首先要接纳和接受自己的这些正常反应。如果家人或周围的人出现心理反应,也要给予以关爱,不要评论,不要指责,也不要轻易妄下结论有心理问题和疾病。记住,倾听比说教更重要,关爱比批评指责重要。
自我调节情绪。第一是学会放松,通过跳舞、呐喊,或者安全情境下的运动来发泄情绪。第二是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例如可以看看笑话、唱唱歌跳跳舞、看电影、做游戏、朗诵诗歌。
专家表示,避免把注意力锁定在灾难与伤害的反应上。要适当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聚焦在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体验的事情上。另外,当遇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时,还是应当寻求专业力量。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钱也 付迪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