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最“野”轨道站名,只服重庆
    05-11 08:42:19 来源:巴适重庆微信公众号

    1.webp.jpg

    杨家坪、陈家坪、曾家岩、李子坝……这些「山路崎岖」的轨道站在重庆。

    唐家沱、李家沱、牛角沱、大溪沟……这些「大江大河」的轨道站也在重庆。

    山城重庆,地形崎岖,8D魔幻,从轨道站名就能窥其一二。

    2.webp.jpg

    重庆是一座站立着的城市。

    江、山、城融为一体,两江环抱,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重庆人对山的理解堪比庖丁解牛。

    3.webp.jpg

    山区间局部的平地叫「坪」,山间或河边的平地叫「坝」,连接坪与坝之间的地方,较为平缓的叫做「坡」,山边陡峭的地方叫「岩」和「崖」。

    重庆地标洪崖洞就是在山崖上依靠地势修建起来的,曾因有洞穴位于洪水汇集的悬崖中而得名。

    4.webp.jpg

    外地人来重庆必去打卡的网红轨道站「李子坝」,曾经就是遍植李子树的山间平坝。

    大坪、杨家坪、陈家坪、狮子坪,这些修建在山间罕有的平地上的轨道站,一个「坪」字就体现了地形特色。

    5.webp.jpg

    光有山,肯定称不上8D城市,有了水的呼应,才能体现重庆地形的参差。

    水面弯曲开阔、水流缓慢之处,叫做「沱」。山地三面围合、一面开阔的山麓缓坡叫做「湾」。山地之间有水流经过的低地,叫做「沟」。

    「牛角沱,到了。」对于要换乘2号线、3号线的乘客,牛角沱站实在太熟悉了。

    一边是层层叠叠的马路,一边是开阔湍急的江水,嘉陵江牛角沱大桥和渝澳大桥横跨其上。

    除了牛角沱,还有唐家沱、李家沱、王家沱、郭家沱……「沱」适合船只停靠,过去常形成码头和城镇。

    8.webp.jpg

    「湾」和「沟」地势低洼,土质较肥沃,旧时人们聚集在此耕种谋生,谢家湾站周围学区和商圈聚集,大溪沟站备受摄影师和导演们的青睐。

    在重庆,山水纵横交错、地形此起彼伏,万物皆可入地名。

    9.webp.jpg

    黄泥塝、红土地、黑石子、岔路口……这些「俗气」的轨道站是重庆。

    海棠溪、佛图关、彩云湖、九曲河……这些清秀雅致的轨道站也是重庆。

    10.webp.jpg

    「塝」指田边土坡及沟渠或土埂的边,最早源于湖北一带,「湖广填四川」时被移民们带到重庆。

    全重庆最有名的「塝」——「黄泥塝」,如今再也找不到水田的影子,紫薇路已经成为因社区经济繁荣而红遍网络的「重庆小曼谷」。

    11.webp.jpg

    海棠溪、佛图关两站的名字来自古巴渝十二景「海棠烟雨」、「佛图夜雨」。

    建于渝中半岛上的旧重庆主城三面环水,只有西南山脊一线可通往「佛图雄关」,它是连接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

    12.webp.jpg

    山临两江,地势高险,到了夜晚整个佛图关雨雾蒙蒙,云烟缭绕,宛如江上仙境浮岛。

    13.webp.jpg

    重庆的轨道站名,没有哪个比「四五六七八九公里」更能体现重庆人的直白粗犷。

    这一连串的「公里」曾被吐槽为「想不出名字随便取」,实际上却很有历史底蕴。

    14.webp.jpg

    抗战中后期中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生命线」中缅公路,起点就在重庆海棠溪车站,「四公里」其实就是指这里离海棠溪车站的距离。

    为了战略隐蔽和方便使用,人们就以公路里程数字作为居民点代称,传承了下来。

    15.webp.jpg

    重庆的轨道站名就像火锅一般包罗万象、海纳百川。

    遇山凿隧,遇水修桥,山岩与渡口相邻,民俗与风雅并存。

    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包含了重庆人最质朴的山水乡愁、对生活的热爱和无处不在的江湖义气。

    8D魔幻城市的套路,就是「雄起」,就是不断向上生长。

    原标题:最野轨道站名,只服重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