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沸点 > 正文
大学考古老师办中式明制婚礼,从迎亲就开启“地狱模式”:对诗、投壶、对弈…
12-10 19:35:36 来源:上游新闻

沸点文头.jpg

女子凤冠霞帔,以扇遮面;男子着仙鹤纹样的一品官服,长身玉立,吟诵一首却扇诗,方见“美人真面目”……这不是古装影视剧里的桥段,而是现实生活中某个婚礼仪式现场。是不是古典又唯美?

婚礼.jpg

近日,在大学教考古学理论的年轻教师彭一涵和丈夫张彭办了一场浪漫唯美的明制婚礼。迎亲“堵门”环节,没有什么唱歌、寻找高跟鞋、猜新娘唇印这一类的游戏,而是变成了投壶、对诗、对弈;婚礼仪式上,还上演了“同牢合卺”、“解缨结发”等传统礼仪。不少宾客感慨,这年头不懂点传统文化,在迎亲这一关就已经“出局”了……

备婚

唐制、宋制、明制婚服,小夫妻都考虑了

“考古人的婚礼果然非同凡响。”在重庆工作的吴先生在参加好友婚礼时,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他配发的图片还显示,穿着古代服饰的新郎新娘正在举行婚礼仪式。

婚礼2.jpg

10日,记者联系上新娘彭一涵得知,她今年27岁,是湖南吉首大学教考古学理论的老师;新郎名叫张彭,今年也是27岁。“我们是初中同学,相识相知后,在研究生阶段走到了一起,如今,算是校园爱情的美好结局吧。”彭一涵甜甜地说道。

她告诉记者,明制汉式婚礼色彩鲜艳、服饰华丽,她和丈夫都喜欢,家人也觉得合适,“其实最开始,我们也考虑了唐制或者宋制的婚礼服饰,但唐宋时期婚服流行红男青女,家长对青色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觉得大红色最为喜庆吉利,而明代女性婚服就是大红吉服。”

敲定明制婚礼,为了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婚服,彭一涵跑了不少地方,许多婚庆公司只有秀禾服,她又去汉服店寻找,最后,在一家明制汉服体验店找到了最合适的。“明代的女性婚服一般有圆领袍还有凤冠霞帔,我找的服饰,还是比较符合明代当时的一个婚礼形制了。”彭一涵说,为搭配“霞帔”,自己专门花钱租到了仿制的“双龙九凤冠”,还备了许多配饰。

备婚.jpg

“我们的婚礼严格说来也不十分考究,毕竟时间、精力、材料所限,只有尽量去贴近。”彭一涵说,严格追溯的话,古代婚礼,明代用盖头比较多,唐宋却扇比较多一些,却扇有遮羞,也有辟邪,寓意平安吉祥之意。

迎亲

对诗、投壶、对弈,新郎

24岁的余同学作为伴娘参加了婚礼,也见证了彭一涵整个备婚过程。她表示,新郎的婚服选取的是明代仙鹤纹样的一品文官官服,为了搭配,彭一涵在选取伴郎服时,专门委托西安做汉服的朋友送来明代武官官服的服饰,“现在流行的明代服饰,多是飞鱼服,而飞鱼服又是明代锦衣卫、大内太监所穿,不够搭。”

整场婚礼,让伴娘余同学印象深刻的是迎亲环节。她说,相比堵门、喝酒、寻找高跟鞋、发红包这类普通的游戏,当天的迎亲可以说是既文雅又互动性强,处处充满欢乐。

“当时我真的只想堵门,然后发现,门居然不用堵。”10日,好友汪怡回想起参加张彭和彭一涵的婚礼,这样说道。

迎亲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对诗。4个伴娘依次出题,让新郎、伴郎对答。

见回答不上,一位伴郎出面解围,表示要背一首李白的《将进酒》。“《将进酒》很长,而且又不是高中时代,谁还记得完整,感觉还是挺有难度,我们就同意了。”余同学说,朗诵,伴郎中气十足、声音洪亮,房间里响彻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声音,而且,让人没想到的是,伴郎竟然全程背完了。

对诗之后,就是投壶。余同学介绍,投壶规则以门为界线,投掷箭矢进2米处的壶里。“投壶游戏的器材也都是新娘买的,新郎最先投,接着是伴郎,互动性很强。”

投壶.jpg

投壶游戏结束之后,新郎还面临一个考验——对弈。拿来棋盘,新娘、新郎开始在棋盘上厮杀 。“连下三盘,都是新娘赢,新郎慌了。不得已,又开启第四盘,也不知道是新娘故意放水还是新郎背水一战,终于赢了一次,成功抱得新娘归。”余同学回忆。

对弈.jpg

对弈2.jpg

婚礼

同牢合卺、解缨结发,考古老师

婚礼现场,张彭和彭一涵共同登场,敬天礼地,拜高堂,夫妻对拜。

之后,新人进行了浇水洗手仪式。这,也是礼仪的其中一环,名为“沃盥礼”。

吴先生发布的图片当中,可以看出,新郎新娘对坐,二人中间的席面上,摆放着菜肴、碗筷,还有饮酒的器皿。“饮酒的器皿是仿制的爵,就是个仪式感。”彭一涵说,这个仪式名为同牢合卺,也是古代婚礼仪式的一种,“同牢”是新郎新娘同吃一种猪肉或羊肉,“合卺”是新婚夫妻一起喝两个杯里的酒。

别以为喝了酒就结束了,还有仪式呢。

彭一涵介绍,接下来,就是“解缨结发”。女子在头上系一个红绳,为“缨”,表示已有婚约,婚礼仪式上,新郎亲手将新娘发髻上的订婚信物红色的“缨”解下,就叫做“解缨”,而结发则是指,剪掉新人一点点头发,缠绕在一起,寓意结发同心。

“这些仪式之后,还不算完,还要执手礼成退场。”彭一涵说。

行礼.jpg

“太圆满浪漫了,‘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美好,在这场中式婚礼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余同学说,她与彭一涵相识于考古现场,彭一涵既是她的朋友,也是他们学院的老师,老师这场婚礼可以说是“讲究”,亲身实践了一场有中华传统特色的婚礼,激发了大家更多的学习兴趣,能够参与其中,自己也对唐制、宋制、明制婚礼有了认识。

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受访者图、视频

沸点文尾.jp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