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袁隆平的第一天:悼念者买光了长沙的菊花
05-24 06:40:45 来源: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

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消息,淅淅沥沥的小雨骤然转大,在2021年5月22日16时许的长沙。一辆灵车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大门缓缓驶出,车内安放着袁隆平的遗体。这位91岁的老人,即将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医院门口早已铺满吊唁的鲜花,还有成捆的稻穗与麦穗。自13时许,袁隆平老人逝世的消息传开,市民便源源不断地朝这里涌来: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朝医院的方向注视良久;一位专程从深圳赶来的年轻人,只为送老人最后一程;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孩童尚且懵懂,母亲已泪如雨下;还有一位快递小哥,放下了乌鲁木齐、天津网友购买的鲜花,自己也朝着医院深深鞠躬……

图片

2021年5月22日下午,湘雅医院外悼念袁隆平院士的大多数是年轻的面孔。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图片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位来到长沙湘雅医院悼念袁隆平院士的市民用手机拍摄花束上的留言卡。

图片

一束鲜花和留言卡上的文字。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人们难以用单一的词汇总结袁隆平老人这一生:“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让国人吃饱饭的伟大科学家,抑或是“90后”“老顽童”“性情老人”“神农氏”……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媒体,老人“走的时候很安详,面带笑容”。

车队穿过人群,静谧被一声“袁爷爷,一路走好”划破。送别的人们在呼喊中结成小队,开始跟着灵车前进的方向奔跑;沿路的汽车绵延数百米,也纷纷为老人鸣笛致意。

这是5月22日,长沙——这座袁隆平最后栖身之城,给九旬老人送上的最真诚的告别。

1

第一站: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应家属要求,灵车开出湘雅医院,便来到袁隆平老人生前长期工作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17时许,灵车驶入研究中心内。袁隆平生前的老同事、附近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以及一些市民,已在这里等候许久。人们举着“沉重悼念袁隆平院士”的黑色横幅,泪流满面。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展览馆内,陈列着袁隆平和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1984年,该中心在长沙建立,袁隆平作为创始人,直到去世之前,一直在此处进行他的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袁隆平考入重庆北碚的相辉学院农学系。据他自述,与农业结缘,是自己从小的志趣。电影《摩登时代》中的镜头曾令他深深向往:“窗子外边就是水果,伸手摘来就吃;要喝牛奶,奶牛走过来,接一杯就喝,十分美好。”

但三年后,作为农学院学生去参加土地改革,袁隆平才真正知道,彼时中国真实的农村并非一场田园牧歌,而是“又苦又累又脏又穷的”。至此,他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

毕业后,袁隆平在农校任教,经历“大家都吃不饱饭”的三年困难时期。1960年,在农校的试验田里,袁隆平发现了一株形态特优的稻株。他推算,如果用这株稻子做种子,水稻产量会突破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的产量,只不过五六百斤。

随后多年,袁隆平与团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将推算变成现实。

2021年5月22日,一位前来悼念的永州市民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自己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湖南农村,在记忆最初的几年里,自己一直挨饿,直到80年代亩产增多,家里才终于不再愁没粮吃。“我们这一代,永远感谢袁老。”

2

第二站:明阳山殡仪馆 

灵车缓缓绕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一周,又来到袁隆平家楼下。随后,灵车在院内缓缓调头,开向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

不到下午6时,灵车驶入明阳山殡仪馆。从湘雅医院,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再到殡仪馆,吊唁的人群也一路跟了过来。

殡仪馆工作人员告诉大家,正式的告别仪式将在馆内铭德厅举行。展厅布置完成前,自发赶来的市民找到了殡仪馆门前的一片空地,保安搬来了两张桌子,以供献花摆放,市民便在桌前排成四列,默默向袁隆平老人的照片献花、鞠躬。不一会,桌子就被鲜花铺满了。

图片

2021年5月22日晚,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外献花的市民。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图片

5月22日晚间,明阳山殡仪馆门口,一位市民磕头送别袁隆平。(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图片

明阳山殡仪馆门口,一对9岁的兄妹排在队伍里。(南方周末记者 汪徐秋林/图)

一对9岁的兄妹,带着一张彩笔画,排在队伍里。画上画着哥哥敬礼的样子,写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一位大学生,身着纯黑西装衬衫,戴着党徽,排在队伍里。他说自己是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袁隆平作为学校名誉校长,两年前曾来参加他们的开学典礼。“听到消息后,我就决定要来这里。没有告诉别人,只是希望能暂表自己的哀思。”

一位母亲,带着9岁的女儿和12岁的侄女,排在队伍里。她说,家人曾与袁隆平有过一次合影,现在照片一直挂在侄女家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她此前创业,视袁隆平为偶像。

与袁隆平同宗的侄辈亲戚袁景辉,带来了他与袁隆平老人的合影。袁景辉回忆,老人曾大力支持他兴办家乡的抗日博物馆。“他就像个老顽童,他叫我‘小袁’,我有时候就叫他‘老袁’,”袁景辉说,“他特别喜欢年轻人,也特别喜欢支持有想法的年轻人。”

这场长沙市民口口相传的告别仪式,从22日下午6时许,一直延续至次日凌晨。还有许多外地网友下订单,托人敬献鲜花。22日傍晚时分,长沙市的黄菊、白菊、百合、满天星开始陆续断货。

图片

有外地网友通过网络配送平台下单,送来鲜花。图为配送员正在拍摄鲜花送达现场的凭证。(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3

第三站:网络吊唁厅

22日晚间10时左右,长沙市民陆续收到消息,自23日上午9点半起,市民能够进入明阳山殡仪馆,瞻仰袁隆平老人的遗容。一位从湖南怀化赶来的教师说,自己驱车近6个小时,就是希望能代表家乡人民“感谢一下袁老”,“如果可以,最好能够近距离看见他”。

但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23日零时许,当地媒体发布消息,称根据袁隆平院士丧事从简的遗愿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不安排接待群众前来悼念。网上设立了吊唁厅,“以方便广大群众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追思和缅怀”。

23日上午9时半,南方周末记者登入网络吊唁厅,已是第842535位“缅怀者”。

图片

袁隆平网络吊唁厅页面。(网络截图/图)

网络吊唁厅的页面中,稻穗与烛光衬着袁隆平老人的遗照。照片上,袁隆平身着白衬衣、黑西装,目光坚毅,面带微笑,望向远方。这是1995年袁隆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在北京拍的,那一年,他65岁。

缅怀袁隆平老人的话语,在各个网络社交平台上比比皆是:

“人寿有尽时,宇宙无穷已。今日饱食者,长此忆袁公。”

“国士无双,来时四方饿殍遍野,去时神州遍地稻香。”

“在人间播种子,在天上洒甘霖。袁爷爷,一路走好。”

原标题:送别袁隆平的第一天:悼念者买光了长沙的菊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