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消息,连日来,多部门连连发出公告,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多地也对饲养、繁育野生动物场所实施隔离。但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拒吃野味”仍存在漏洞。
有多位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反映,多年来,养殖场出来的狐狸肉、貂肉、貉子肉等野生动物肉体被送到肉联厂或小作坊,加工成烤肠或火腿肠。在一些专业期刊上,甚至有专家指导如何将这些野生动物的肉加工成美味食品,上市销售。
行业内的秘密?
河北省昌黎县有近30年的狐、貉、貂养殖基础,皮毛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养殖总量保持在800万只左右,占全国十分之一,貉皮总产量居全国首位。
昌黎县也是全国最大的皮张交易中心,年交易皮张1500万张、活体50万只,年产值保持在8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昌黎县曾被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授予“中国皮毛产业基地”和“中国养貉之乡”称号。全县已形成了完整的水貂和貉子养殖、良种繁育、饲料兽药、商贸、加工、物流等产业链。
第一财经记者此前在当地采访时,一家养殖场负责人称:“毛皮有人收购,肉也有人要,送到肉联厂。”而当记者进一步询问时,对方显得有些紧张,只是说“这是行业内都知道的秘密”。
河北某集团养殖场一位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每张貉子皮可卖500元左右,每只貉子养殖成本约200元,效益还是不错的。但如果养殖过程出现问题,皮子质量不好,也有不赚钱的。
皮子不好,不影响卖肉。
据公开报道,2014年6月,山东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展示了该中心检测出的含有狐狸肉和貂肉成分的羊肉制品。
在一家食品招商网上,第一财经记者也查询到有水貂肉、貉子肉出售。貉子肉的批发价格为每公斤2.2元,远低于猪肉和牛肉的价格。
甚至还有医学科普公众号发文表示,“2块钱,如果想吃到牛肉肠或猪肉肠,那基本上是不可能。”“正规一点的厂家会用鸡肉,一般主料是鸡大胸、鸡皮、鸭皮,然后就是主要增香物质——猪肉香精、红曲红色素、防腐剂,再者就是降低成本的填充剂淀粉。有的厂家可能会用狐狸肉、貂肉等。因为这些肉来源于养殖场,养殖场只要毛皮,肉一般是免费的。”
在一家集纳各类学术期刊的专业网站上,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到《貉肉的开发和利用》《孜然貉肉灌肠的研制》《貉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研究:貉屠体肉的利用》等多篇论文。
其中提到“貉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重要野生动物资源,近年来各地人工饲养较多。”“多数野生动物饲养场,在屠宰取皮后,有的将貉子肉粉碎作为毛皮动物的饲料,有的以十分便宜的价格处理掉,甚至废弃”,而“加工成食品可以为饲养场(户)创造更高的利润”。
有专家在论文中指导称,“由于貉胴体较小,不易剔除,貉肉又稍具土腥味,因而采用制‘红烧罐头’的工艺,并在配方中注意添加能祛土腥味的佐料,以提高产品的风味和可口性。”“为消除貉肉异味,提高食用性,选用‘麻辣川肠’配方及其工艺,主要加工步骤包括解冻-洗净-剔除肌腱、结缔组织和脂肪-切小块-清水浸泡-绞碎-配佐料-腌制-罐肠-蒸煮-熏烤等。”
有业内专家还进行过测算,平均每公斤香肠原料成本为5.98元,如以10元/公斤出售,每公斤可获毛利4.02元。如每年加工1万只貉胴体,可出麻辣川肠14737公斤,可获毛利5.9万元以上,效益可观。
养殖场里的野生动物肉有隐患
养殖场出来的貂肉、貉子肉等野生动物肉体,是不是安全的?有业内人士称,与猪肉、牛羊肉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不同,貂肉、貉子肉由于通常只是取用毛皮,其肉类通常不被列入肉类食品原料范围,大多没有检验检疫。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任桥等专家介绍,2012年2月25日,青岛红岛一水貂养殖场水貂出现发病症状,接着大批死亡。调查发现,该养殖场饲喂自家配制的混合饲料,将生鱼、鸡头、鸡蛋、猪肝与膨化玉米面拌匀、和稀后进行饲喂。患病水貂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不食。大部分水貂后肢瘫痪,发病急,死亡率高。通过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水貂肉毒梭菌中毒。
任桥介绍,水貂肉毒梭菌中毒是由于食入含有肉毒梭菌毒素的肉类饲料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中毒。肉毒梭菌的芽孢分布广泛,动物肠道内容物、粪便、腐败尸体、腐烂饲料中经常含有肉毒梭菌。该菌在动物尸体、肉类、饲料内繁殖产生毒素。水貂肉毒梭菌中毒的传染源主要是被该菌污染的饲料。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鲍琳琳等专家介绍,通过选用人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Vietnam/1203/2004对雪貂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人源H5N1型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雪貂,应用的病毒滴度死亡率为33%。感染后的雪貂,除气管和肺组织外,还可在其心、肝、脾、肾、小肠、脑组织中分离到病毒,说明该病毒能够侵染雪貂的肺、脑、肝、肾等多种器官并造成神经系统感染,这与感染人的H5N1禽流感病毒毒株具有共同的特性。
此外,有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为增加水貂、貉子等皮毛的光鲜度,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通常会添加一些激素,而人食用这些动物后,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十九名院士学者曾联名呼吁,杜绝野生动物非法食用和交易,从源头控制重大公共健康危机。呼吁信称,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存在漏洞,经常有名为保护、驯养或者养殖,实为非法收购、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的情况,为野生动物的贸易和食用埋下隐患。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近日,福建、广东、海南、云南等多地封控野生动物人工养殖场、繁育场,禁止野生动物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
“关于野生动物的交易和食用,主要不是立法问题,更多的则是执法不严的问题。”甘肃政法大学教授史玉成说。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冉景丞日前也表示,应加大对野生动物繁育技术的科学研究,对那些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脱贫致富和农村就业的物种,鼓励开展技术研究,公布技术标准。对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进行定点加工,严格检疫手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