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年伊始,重庆便收到来自中央的“大礼包”: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要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对外开放能力的提升是其中关键之一。近年来,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当中,成渝均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两地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两地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吸引了一批极具国际声誉和竞争力的外资企业都集聚于此。
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起点,未来,两地在共同推动内陆对外开放中,如何实现协同发展?近日,记者走进重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探究这两大国家级新区背后的新思路。
两江新区:
牵手天府新区打造辐射内陆地区的“双引擎”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期,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将是此次合作的重中之重。近日,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两江新区正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对标世界顶尖水平,不断提高两江新区的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与天府新区一道加强合作,共同做好建设内陆开放门户这篇大文章,共同打造辐射内陆地区的“双引擎”。
近日,两江新区直属国企重庆港务物流集团与四川省宜宾市就深化重庆港与宜宾港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达成共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关键之一。
下一步,重庆港和宜宾港将持续加强战略互动,深入探索两港合作新机制,依托以两江新区果园港为核心的长江上游航运枢纽,深化港航物流产业合作,共同开发川滇黔三省接合部区域市场,进一步延伸集装箱公共支线班轮航线,助力加快建设川渝两地水运大通道,打造干支联动、江海直达的航运体系。
这仅仅是两江新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个缩影。
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在重庆乃至中西部地区扩大开放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两江新区正全力打造果园港、两路寸滩保税港、江北嘴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悦来国际会展城等开放平台,并依托完善的开放体系共同和成渝地区城市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多枢纽衔接、多口岸联动、多通道集聚、多功能配套、多平台叠加”的多式联运体系。
为深化与天府新区战略合作,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助推成渝地区建设“两中心两地”,两江新区成立了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办公室,举全区之力推动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目前,两江新区已确定先期从三个方面推动工作——
在改革创新方面,两江新区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展协同创新、开放创新体制、公共服务等领域研究,联动天府新区,整合吸引科技资源,加快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此外,两江新区还将加强与天府新区在自贸区建设、口岸、物流等领域合作,携手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推进交通互联互通。
在产业发展方面,两江新区将围绕共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开展一系列专题研究,在汽车、电子、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优势领域开展一批项目合作,率先打通两个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并谋划推进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探索建立两个新区联合招商、利益共享机制。
在规划建设方面,两江新区将联动天府新区共同策划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项目,率先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加大城市空间供给。
同时,作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承载地,两江新区与天府新区还将以自贸区建设为抓手,对标世界先进水平,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西部对外开放新标杆。
重庆高新区:
开放高地支撑平台,“经济圈”共建共享
近日,中国西部两大国家级高新区——重庆高新区和成都高新区举行第一次联席会议,迈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实质性步伐。
根据初步商讨,重庆高新区将携手成都高新区,重点围绕优势产业合作、创新资源共享、全球资源链接、共建共赢模式探索、重大功能性平台打造等5个方面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
其中,在开放通道积极作为,成为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科学城集聚了多个开放平台和通道,具备开放的天然优势。今年,重庆高新区将以支撑载体建设为重点,高层次推动对外开放。
具体而言,重庆高新区将利用多个开放平台和通道,做高做新国家自创区、自贸区两块金字招牌,加强同海外高科技园区和国内先进高新区、科学城的交流合作、共建互惠。做特做活西永综保区,做实做亮陆海新通道,让国际物流大枢纽大通道畅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做好做优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开放创新平台,集聚国际化人才。
“开放需要载体,发展依托平台。”上述负责人表示。为此,重庆高新区还将依托已落地的美国通用、法国施耐德、韩国百纳科思等项目,拓展合作领域,建设国际合作园区。加快科学会堂建设,打造传播科学思想、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科技成果等功能的国际交往中心。加快建成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提升国际化形象。
同时,整合联动区域内外开放载体。如强化同成都高新区、成都科学城等双城经济圈载体合作,加大与中新互联互通、中欧班列等整合联动,构建开放大通道、大平台。用好高校外向平台,立足教育、科研、人才交流等打造具有国际合作示范效应的大学城。
高层次推动对外开放,需要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重庆高新区还将在营商环境上下功夫,继续优化开放环境,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立完善国际化公共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国际化企业、人才安家落户。
【声音】
专家献智:优化创新、营商、信息“三个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魏加宁认为,未来,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门户,一定要强化创新环境这条“命脉”。同时,优化信息环境,一方面需要把信息渠道打通,及时纠正发展中的错误。另一方面要重视智库的作用。
海国图志研究院院长陈定定表示,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要加强智力与人才支撑,通过出台支持创新的政策,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入驻,同时提供比较好的配套激励措施。
不仅如此,他还建议运用好中欧班列(重庆)、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通道,加强与全球市场的对接,形成通达全球的物流网络。
“营商环境,尤其是投资环境的优化,关系到两江新区能否吸引国际先进生产要素,更好地支撑自身发展。”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建议,应该从提高营商环境竞争力、拓展新的投资市场空间、提升投资促进效果三个方面,加快聚集国际性的生产要素。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则表示,要想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必须突出制度型开放,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促进更高水平的开放。要处理好四对关系,包括招商和培育的关系,项目和营商环境、产业生态的关系,企业和产业链的关系,以及产、城、人融合的关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建议,应该充分发挥作为中国重要的加工贸易基地的优势,以服务业为切入点,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两江新区也应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企业、重大项目尽快落户。此外,还应该加大在营商环境方面的创新力度,对标国内国际一流水平,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在狠抓既有政策落地见效的同时建立容错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内陆开放门户。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严薇 郭欣欣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