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居有定所……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平等享受这些基本公共服务。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十三五”以来我市覆盖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和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8个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基本建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为实现高品质生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87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
“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是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于百姓,清单就是自己可以享受政府保障的服务内容!”市发展改革委社会处副处长李辉介绍,除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基本建立之外,国家规定的81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我市在此基础上增加了6项,总数达到87项)在我市全面实施,服务标准达到国家要求,个别项目在服务覆盖人群上已超过了国家标准。
年底可完成棚户区改造24.8万户
“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惠民导向,采取实物和货币安置相结合的补偿方式,统筹推进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截止2019年底,全市已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21.5万户,直接惠及群众约75万人,完成改造面积236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264亿元。预计到2020年底可完成棚户区改造24.8万户。棚户区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7.4亿元,落实市级财政补助资金10.47亿元,累计完成建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农村危房改造19.02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56万户。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已实现动态清零。
全市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比达到97.8%
在基本公共教育方面,五年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年均增幅近11%。全市学前教育资源结构全面优化,截至2019年底,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1%,乡镇公办中心园覆盖率达到93.7%,“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保教质量持续提高。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严格执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全市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比达到97.8%。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将达到350万人左右
我市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重点人群就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十三五”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2020年末预计累计将达到350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3.5%的较低水平。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建立和运营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深入推进鲁渝劳务扶贫协作。创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422个,吸纳贫困人员就业3841人。开发141个特色培训项目,组织贫困劳动力接受培训。截至2019年底,帮扶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73.3万人。
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95%以上
“十三五”以来,全市实现了制度城乡统筹、基金省级统筹、经办“五险”统筹和“三化”建设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同时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适度提高大病保险待遇。积极推进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745家医疗机构接入全国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实现了全市所有区县和三级医疗机构全覆盖,城乡医保参保人员全覆盖。落实社保代缴政策,全市129万贫困人口城乡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33万超龄贫困人员养老待遇实现应享尽享。
三甲医院增至36所覆盖21区县
“十三五”期间,全市公共卫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病人群规范管理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99.65%,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1.59%。优化医疗资源设置,全市三甲医院增加至36所,覆盖范围扩大至21个区县。推进医养结合,新增医养结合机构125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实现合作1118对。基层卫生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实施,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成“农村30分钟、城市15分钟”医疗服务圈。转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生育登记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95%。
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缩小差距
全市建立完善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从2016年的每人每月460元、300元提高到620元、496元,分别增长34.78 %、65.33 %。城乡低保标准缩小到1:0.8,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国家扶贫标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10月,已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36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458个已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8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937个,预计今年年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镇社区和60%以上农村社区。全市养老机构达到1427家,养老床位2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30.5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32.3%。全面建立困境儿童生活、医疗、教育、监护、康复保障制度,基本消除留守儿童无人监护现象。
公共文化服务更多群体
全市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截至2019年,我市每万人拥有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面积增至666.9平方米。大力推动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群众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在节假日期间向社会公众开放。
建立并实施了覆盖全市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市享受补贴残疾人50.8万人,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4亿元。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康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为97.3%。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陈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