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与顺丰快递等一帮从市场上杀出来的民营快递相比,属于“从前慢”的那种。
不过,6月28日,一直“低调”的中国邮政高调宣布,正式启动全面提速,包括寄递全面提速、全网邮路优化、航空高铁运力支撑和扩大自有干线车辆规模。此次大提速共覆盖全国1000多个城市,在全国多省市地区将实现运邮次日达。在运力方面,中国邮政开通运行省际高铁运邮邮路近90条,全货运飞机已达33架,自有干线车辆规模较2019年增加2069辆。
从这次官宣的“全面”提速来看,主要表现为人在服务上的提速,路线上的优化提速以及运力上的硬件投入。依托中国邮政多年来积累下的物流网络底子,这种提速,相对于民营快递来说,无异于睡狮猛醒。
不过,这对于具有基础设施性质的中国邮政来说,还是不够的。
当下的快递业,除了A点到达B点的传送需要高速度的传送,同时还要有高效的成本控制能力。众所周知,快递行业顺丰与通达系,以及还在快速成长的新生力量,为了形成未来的规模效益,价格战已经杀穿了规模效益可能带来的贡献。在此情景之下,中国邮政面临一个残酷现实:成本必须下降到就算民营企业杀价,也可以立足不败之地的位置。
当下的另一个市场格局在于,商流正在决定物流的效率。最典型的商流模型就是京东与社区团购。京东通过本地仓+大数据算法,已经大幅度缩短了快递的行程;而社区团购,是在最后一公里活动,根本没邮政什么事。
实际上,作为快递业务最核心的分发地,快递企业本质上是电商平台的供应商,对于灵活多变快速迭代的电商平台来说,快递企业的服务业必须快速迭代,快速蜕变。其背后的逻辑不是硬件和路线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反应机制的优化。这对国企属性的中国邮政来说,恰好是短板。
对于未来,随着大数据算法对物流的精准控制,人工智能在分拣环节的快速迭代,也需要中国邮政快速地脱离人工服务,以智慧物流的形态加入到激烈的竞争行列中。这不是单纯的靠硬件的大幅度投入能解决的,其背后不仅需要有“人”,更需要
面对从内到外都需要更新换代、加速进化的快递业,中国邮政董事长刘爱力曾在今年5月表示,寄递业务亟须在时限提升等重点工作上实现突破。要求全力推动时限提升、有标必达稳时限、够量线路提速度。聚焦业务量较大的重点线路,分类施策、提质提速,确保时限既快又稳。
这一目标当然很好,但市场出给中国邮政的题目,则远不止目标这么简单,更需要中国邮政面对市场具有高敏感度、高反应力、高跌代力,甚至基于未来的非同凡响的创新力。如果仅仅是追着民营快递的速度,一直干“比肩”的事,就算今天提速再快,也很难保证不会在市场转弯处,被竞争者甩下身位。在此之前,各大通讯运营商的短信业务,从一个基础功能退化成现在的垃圾接收站,而基于电信运营商平台生长出来的各类即时通讯工具,却成了新的基础设施,就是典型的先例。
所以,除了接到手的快件从A点到达B点提速,更重要的还在于面对市场变化反应力的提速,而这对于中国邮政来说,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加速器。
作者:张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