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历史 > 正文
《兰亭序》凭什么被称为神作,字体放大10倍后,果然名副其实
06-24 09:25:56 来源:聚焦人文世界

行书的出现最早能够追溯到东汉时期,行书是由颍川人刘德升所创造,不过行书出现之初,只有少部分人才知道,行书真正盛行起来是在东晋之后,而让行书流行起来的正是书法大家——王羲之。他的《兰亭序》不仅让更多人见识到了行书之美,而且在书法界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兰亭序》不仅深受书法家的喜欢,就连帝王也是如此。

东晋之后诸多朝代的皇帝都想要《兰亭序》,不过唐朝以后的君主是没有机会得到的,因为李世民在临终之前,就指名道姓要将《兰亭序》连同自己的尸骨埋葬于昭陵之中。由于昭陵一直没有被人挖掘,所以这部珍贵的书法自然没有面世。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都不是王羲之的手稿,而是后世的书法家临摹出来,这其中自然也不缺乏接近王羲之的临摹品,在诸多临摹品中唯独唐代的冯承素最像王羲之,通过冯承素的作品,我们也能够欣赏到《兰亭序》之美。

《兰亭序》有着“第一行书”的美称,不过在这幅作品上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其中有多处地方涂涂抹抹。我们只有在写错的情况下,才会将原先所写的东西涂抹掉,难道王羲之在写手稿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错字,才会有多处地方出现涂抹的情况?

如果真的是这样,《兰亭序》涂涂抹抹,却被誉为第一行书,其中原因何在呢?

首先,要弄清楚一点,王羲之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幅作品的。

353年,王羲之与好友谢安以及谢绰在内的四十一人齐聚山阴兰亭,他们举行禊礼、饮酒赋诗,谢安等人各自作诗一篇,而王羲之负责为他们的诗也序文手稿,这份手稿也就《兰亭序》,值得一提的是王羲之写这份手稿的时候是处于醉酒状态的,醉酒之下即兴写成的手稿难免会有些错误和涂抹,所以手稿之下有些涂涂抹抹也是在情理之中。

既然涂抹这么多,《兰亭序》凭什么被称为神作呢?

主要有两个方面。

在醉酒的状态下,王羲之还能以如此漂亮的字体写完这份手稿,这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光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将整部作品放大10倍后方能发现其中奥秘,才让人觉得神作果然名副其实。

《兰亭序》全文一共324字,这些字非常的小,将字体放大10倍后,能够发现在整个作品之中一共有20个“之”字,这20个“之”字也是其中精髓所在。

王羲之写这20个“之”字的时候,运用了20种不同的笔法。因此这20个“之”字都是不一样的,各自有各自的不同之处。

虽然字和字间有着不同的变化,但对整个作品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反而使得整部作品看上去非常协调统一,光是这20个“之”字的变化就足以让《兰亭序》配得上神作的名称。只是这部书法的真迹至今未能面世,如果《兰亭序》的原本被挖掘出来,必然会引起不小的轰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