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了辽宁沈阳3家外呼公司“疯狂外呼”的内幕:自称移动公司工作人员,来电是为了答谢星级用户,实际上却是冒充移动官方客服哄骗用户,拿“办新流量包,资费不变”的套路套取验证码,并擅自伪造签名替用户办理套餐……
笔者注意到,类似的现象并非最近才有。早在2019年6月,广西就查处过相关案例,广西两家公司招募员工冒充移动客服进行电话营销,诱导、欺骗用户办理业务。被曝光后,广西移动承认,两家公司均为实体渠道合作商,对合作商监管不严。
针对这种呼叫业务乱象,2019年7月30日,工信部曾联合13部门下发了《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深入整治行动。2020年6月18日,工信部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深入整顿外呼业务。此外,近几年来,提高资费透明度、严禁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也成为电信行业的治理重点。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居然还有如此疯狂、对用户“怎么忽悠都行”的外呼存在:获取移动公司业务办理权限后注册大量空壳授权代理门店,私下招募数百名“客服”违规呼叫,一天拨出11万通推销电话,年营业收入达到1.9亿元,而其为当地移动公司带来的年收入则更是高达6亿元。
笔者不禁要问,如果没有移动公司提供信息,外呼公司怎么能拿到用户如此详尽的信息呢?而且提供的换套餐服务为什么只能升级不能降级?如果说运营商对此不知情,显然是违反常识常理的。
“尽管对外呼是明令禁止的,但外呼团队能给移动公司带来收入。”涉事外呼公司直言,“咱们公司还有10086接线业务,接线客服一看是咱们公司工号给办的,就会挡住投诉。”
由此看出,运营商作为通信市场主体,必然参与其中。外呼公司知道他们是在坑用户,移动方面也知道外呼公司是在坑用户,外呼公司也知道移动方面知道他们是在坑用户,双方是在“利益共同体”的默契下,放任、纵容甚至是鼓励各种违规操作。
也就是说,这是一起并不隐秘的内外勾结。
对此,笔者认为,作为移动运营商,要彻底清除疯狂外呼的土壤,从内至外堵住治理漏洞。另外,无论从隐私保护还是消费者权益的角度,相关部门都应当及时介入,严肃处理,斩断内外勾结的利益链条。 对于“疯狂外呼”行为,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应当依照其具体行为性质给予相应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参照刑法中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上游新闻 李洪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