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想她,辅德里的灯塔,她依然在守望,她守护着希望。”听着《辅德里》的旋律,走在石库门建筑群,细抚砖石墙壁上的细小裂纹,仿佛回到了一百年前,十里洋场的上海弄堂——推开大门,一群年轻人慷慨激昂地表达着对新世界的渴望,时而激愤、时而顿足,低沉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
他们正经历着一场苦难的修行,他们在追梦中获得重生。他们是社会的新生力量,对革命充满斗志,对建立新中国充满信心。他们是浪漫的年轻人,有着对亲情的眷恋,对爱情的渴望,又将所有的情感汇成了对信仰的执著。
毛泽东、李达、李大钊、陈独秀、张人亚、杨开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
从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树德里到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发,从这里开辟了复兴之路。一百年后,2021年6月3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1168件展品,还原了中共一大召开的背景和情景,与2公里外的中共二大会址比邻而居。
6月初,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走进中共一大、二大会址,透过老照片、旧报纸等历史文物,重回激情燃烧的觉醒时代。
▲6月3日,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中的油画《星火》以写实的手法,展现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50余名成员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加入党的队伍,领导工人运动,开展建党活动,如同星火燎原,为中国革命谱写了崭新篇章。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呐喊
1921年元旦,《申报》国外要闻中刊发了一则“英人对英日续约问题之舆论”的报道令人揪心。1902年,英日两国签订同盟,旨在以同盟的名义,共同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并在1905年和1911年,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两次续约,以保全列强在远东的地位。1921年,两国是否续约又摆在眼前。
当时的中国,风雨如磐,英日同盟事关中国利益,中国却没有说话的份。列强蹂躏,政府内争,旧中国的局势如7月闷热潮湿的天气一样,令人沉闷。
聚在望志路106号树德里18平方米客厅里的13名青年却精神亢奋。
这幢别具上海风格的石库门建筑,是当时上海代表李汉俊和哥哥的寓所。考虑到隐蔽性和安全性,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这间18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开会当天,来自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参加了会议。会场的方桌上仅摆着几个旧茶杯。
▲6月3日,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中的展馆重塑了中共一大会场的场景,并在周围以图片配合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参会人员。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就在7月30日晚的第六次会议进行中,一名身穿灰色长衫的男子闯进了李汉俊的住处。“我找社联王主席。”面对询问,长衫男子含糊其辞,还一直朝屋里东张西望。长衫男子离去后,富有秘密工作经验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认为此人一定是“包打听”,建议立即撤离。代表们立即收拾文件,分批离开。一刻钟不到,法租界巡捕房的巡捕来到住所,严密搜查并不断盘问李汉俊,在没有得到有效信息后,威胁警告了一番后悻悻离去。
会议该如何继续?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提议下,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代表们乘坐最早的一班火车从上海出发,辗转到达嘉兴火车站时,一条画舫早已停在港口。
会议在离湖心岛烟雨楼东南约200米的僻静湖面上继续。在小船上,代表们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党纲》第一条开宗明义:“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1963年,董必武在南湖会址题写的对联,悬挂在烟雨楼上。
一艘小船、一天短会。这一天却极不平凡。
很多年后,王会悟在《我为党的“一大”安排会址》一文中,还特意提到了为何选择在嘉兴南湖,又为啥在船上放一副麻将的故事。
“上海已不能开会了,到哪儿去继续把会开完呢?代表们意见不一。我想到我家乡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就建议到南湖去包一个画舫,在湖中开会。”王会悟回忆,开会那天她特意带了一副麻将,和他们约定,她一敲舱板,他们就得打麻将。见有其它游船靠近或出现巡逻艇时,她就哼起嘉兴小调,用一把纸扇的柄敲敲船板,代表们接到信号就把麻将搓得劈里啪啦地响,有的还“七索”、“八万”地喊着。
力透纸背的党纲,被镌刻在代表的心里。寂静的湖面上,热血的青年们积极地讨论着,他们在轻声呐喊中完成了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
会议结束了,代表们分散离开。在此后的工作中,他们以党的名义将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为生活在阴霾中的中国人带去了希望的曙光。
▲6月3日,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中的展馆以场景还原方式再现了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背后的三重身份——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和陈独秀寓所。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抉择
一大后,毛泽东回到湖南和中共湘区委员会发动了长沙泥木工人、水口山铅锌矿、安源路矿等大罢工,并取得胜利。一大后仅半年时间,全国就发生了大小罢工90多次,很快形成了以京汉铁路大罢工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工人、妇女、学生……更多的人凝聚了起来。
时局仍不容乐观,兵变、饿殍、交战,充斥着《申报》的版面。1922年7月16日,《申报》评论称,“近日最多不幸之事。曰兵变,曰辞职,曰省长不能到任。曰匪乱。而正式之交战不预焉……”同日,上海外商纱厂集会讨论,停止晚上开工,和一批清华学生,次日将启程远赴美国留学,成为当天为数不多的“平和”消息。
当天,在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李达的寓所,中共二大正在进行。王会悟曾回忆,中共二大召开时上海的政治环境十分严峻,找了几处会址都不理想,最终,王会悟把会址定在了她和李达的寓所。在周围房屋建筑风格相似石库门的弄堂里,并不抢眼,而且前门后门都可通行。而党创办的平民女校正对李达家的后门,便于疏散。
▲中共二大第一次全体会议会址。图片来源/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12名代表如约而至,王会悟将他们安排在附近的不同旅馆居住。出于安全和保密的考虑,二大以小组讨论为主,每次全体会议都要更换地址。
“没有布置会场,只是加了几张凳子,……就连吃饭的时候,他们都在饭桌上讨论会务。”王会悟回忆。
为期8天的会议,大会制定了11份文件,创下了7个第一。中共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首部党章,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完成的标志之一。中共二大和中共一大共同完成党的创建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将广大农民、小资产阶级、工人等联合起来,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青少年运动和妇女运动提出要求,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党章历程展厅。图片来源/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二大党章包含《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两份文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承担了总纲的职责,后者则更多地具备党的根本法规法条的性质。”直到今天,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讲起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讲解员们一定会提到,《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首次明确了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中共二大还提出了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两大原则:一是“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群众里面去”,这清晰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原则;二是“党的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和谏训”。党章还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等作了具体规定,明确地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时光荏苒,辅德里625号的墙壁上已经触摸不到当年的痕迹。驻足在会桌前,眼前依然能浮现一群志气青年,激烈讨论、奋笔疾书的画面,也许当时的人们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充满斗志的青年,正在拉开和旧社会、侵略者斗争的序幕。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基本陈列厅展示了中共二大的相关文物。图片来源/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衣冠冢
在《党章》的指引下,更多的力量被团结起来,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党领导的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也在不断进行。
本世纪初,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筹建时,工作人员在征集史料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尽管距离中共二大召开已经时隔几十年,但是中共二大上诞生的中共首部党章还是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在不断的考证中,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被亲情和使命包裹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张静泉,是浙江省北仑霞浦镇霞南村人。1913年,初中毕业的张静泉辍学去了上海当银匠,还接触到了进步书刊。1921年,张静泉入党,成为上海最早的几个工人党员之一。1922年10月,因组织工人运动,张静泉被辞退,党组织安排他到闸北的商务印书馆工作,张静泉的老家方言中银匠的发音与“人亚”近似,于是张静泉给自己起名张人亚。
中共二大结束后,中央领导机构将大会通过的章程和其他决议案铅印成册,分发给党内的有关人员学习贯彻。作为早期党员的张人亚也得到了一本。
1928年冬,上海被白色恐怖笼罩,张人亚奉命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这一走,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党内文件、书刊的安危,它们既不能被搜去,也不舍轻易付之一炬,怎么办?经再三考虑,他决定将包括首部党章在内的这些文件、书刊从上海秘密带到宁波乡下,托父亲代为保管。
▲6月3日,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的72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也是此次展览的重要展品。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儿子留下一句“革命胜利,我就回家”就走了,对着儿子留下的行李箱,张人亚的父亲沉思很久后编了个“儿子在外亡故”的故事,向邻居们佯称:不肖子静泉长期在外不归,又毫无音信,恐怕早已死了。接着,老人就在家乡为张静泉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墓穴。张静泉一侧是衣冠冢,并把张静泉带回去的那一大包文件、书报用油纸裹好藏进空棺,埋在墓穴里。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老人始终将这个秘密埋在心底,还经常到墓穴处去看看,希望有朝一日儿子回来后将“原物奉还”。
“我爷爷一直讲,你们有个二公公老早就参加革命去了。一直到解放以后,张人亚的父亲一直等不到儿子回来,就把衣冠冢里的东西拿出来,交给了我爷爷。”张人亚的侄孙张建一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张人亚把重要文件交给他父亲后,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一家人也一直在寻找张人亚的下落。
2005年,张人亚的亲人偶然发现了一篇刊登在1933年瑞金中央苏区出版的《红色中华》报第三版左下角的题为《追悼张人亚同志》的短文,悼念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出版局局长兼代中央印刷局局长的张人亚。才得知一直战斗在革命一线的张人亚已于1932年12月23日因病去世。在这份悼词中,张人亚被称为“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可张人亚埋在何处,至今没有消息。
▲6月3日,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序厅雕塑以石库门建筑为背景,13位代表迈出石库门,象征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信仰
“革命有牺牲,若哪天你不幸离开了我,我和你一起面对!”这是杨开慧写给毛泽东一封没有寄出的信。
1927年,秋收起义前夜,毛泽东把妻儿送回到了湖南老家。自1927年与毛泽东分别,到1930年29岁的杨开慧英勇就义,白色恐怖的三年时间里,写信成了杨开慧的精神寄托,只是这些信都没有被寄出过。1982年3月10日、1990年8月,在对杨开慧故居的修缮中,工人们发现了藏在砖缝中的杨开慧书信手稿。细细读来,不禁让人热泪盈眶。
生离和死别,这样残酷的字眼几乎每天都发生在共产党人的身边。一向坚强被称为一大、二大幕后功臣的王会悟,也遭受着女儿离世和丈夫分别的苦楚。
1898年,王会悟出生在浙江乌镇,父亲是晚清秀才,母亲刺绣远近闻名,按照辈分算,她还是沈雁冰(茅盾)的表姑。1961年,考入湖州教会学校湘郡女校的王会悟开始接触新思想、新文化,尤其对《新青年》感兴趣。1919年,王会悟来到上海,开始从事妇女解放工作,在上海她结识了李达,1920年下半年两人喜结连理,并在陈独秀寓所举办了婚礼。
不久后,王会悟和李达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他们给她起名“点儿”,孩子3个月大时,正值二大召开,王会悟就抱着她在家门口给二大放哨。在恶劣的环境中,小姑娘迎霜生长。每当家里有特殊的客人出入,她总会机灵地学着母亲的样子去门口望风,还帮着家里照顾弟弟妹妹。
大革命失败后,李达一家人被迫蛰居上海。1938年冬天,“点儿”突然生病,望着在怀中奄奄一息,却还告诉妈妈别哭的女儿,王会悟心如刀绞。女儿走了,直到1993年10月20日,95岁的王会悟在北京逝世,都对“点儿”的离世无法释怀。
王会悟在《哭点儿》中写道:“十七年来我用心血浇灌着你,为的是要看见你开放美丽的花朵。然而,当你向妈说出最后告别的时候,我却坚决地说:不,点儿,我不答允!你在妈心坎上刊了一道深痕,我漆黑了,我糊模了,我昏迷过去了……”
为了不让剩下的一双儿女再受颠沛之苦,王会悟决定改变之前的计划,让李达一人赴重庆讲学,自己带着两个孩子留在相对安定的贵阳。直到1949年,分别10年后,李达和王会悟终于在北京重逢。
2021年4月23日,“非虚构”戏剧《辅德里》在上海首映,大幕拉开,95岁的“王会悟”回忆起与辅德里相关的点点滴滴……从一大所在地树德里到二大所在地辅德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百年前那么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风云诡谲的暗战中劈开天地间的一线光明,以个人肉身乃至几代后人的无望期盼换来党章保全、家国幸福……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西南面全景。图片来源/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李达、毛泽东、杨开慧、陈独秀、点儿……他们又一次和“王会悟”重逢,又一次带着公众重回白色恐怖、战火蔓延的时代。
制作人李东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这是一部90后向九零后致敬的作品,也是一部兼具主流价值与年轻审美表达的红色戏剧。”
上海市静安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中共一大、二大会址所在地,《辅德里》不仅仅是一台“好听好看好懂的文艺党课”,更是由辅德里这个红色地标形成的IP标识,展开的一系列红色文化品牌创建工程。
“你会不会想他,辅德里的炎夏,鲜花开遍了山崖,野火烧尽了荒凉,少年奔向了远方,他们何时回故乡?”辅德里在守望,守望永远的信仰……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