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南城街道黎家沟水库看到,岸边绿树成荫、湖水清澈透明。据了解,前些年,该水库存在肥水养鱼,再加上岸边一个大型养殖场,把一库清水变成了污水。近年来,区里投入340万元,在黎家沟水库实施了水资源涵养及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让黎家沟水库得到“新生”,成为重庆市水资源涵养及水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基地。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坚决打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全面推进农业生态化种养、标准化生产、绿色化发展、品牌化提升,今年以来,我区全面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建立农村面源污染大数据平台、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兽用抗菌药物,推广绿色种养殖技术等措施,使全区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近年来,我区通过畜禽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减量等措施,在农业环保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以来,按照区委部署要求,区农委、区畜牧业发展中心对标对表《铜梁区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攻坚战方案》,牵头对清理出的540项农村面源污染进行了整治。目前,已整改问题453个,其余问题将结合新排查的问题一并推进整改。同时,开展了小北海周边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肥水养殖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推进2.6万头生猪当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目前已完成1.76万头生猪当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大力推广绿色种养殖技术也是我区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区内有的鱼塘因使用有机和无机饵料,加上鱼的排泄物积累,导致塘水过肥,水中产生大量的氨氮物,到了夏秋时节,这些有机物、无机物在水里发酵,容易导致泛池死鱼。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推行鱼菜或者鱼稻共生模式,既环保增效,又节省资金。庆隆镇新源村渔场业主李远江自从采用了鱼稻共生模式,鱼塘里的水质越来越好,稻谷也长得青枝绿叶的,生态价值高。
据悉,今年内,我区将全面摸清全区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建立农田土壤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及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污染的监测网络,并建成农村面源污染大数据平台,示范推广绿色种养技术,通过在蔬菜、经果种植重点镇街、重点区域示范推广绿肥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循环综合利用等技术,确保实现到2020年改良土壤2万亩的工作目标。同时,我区还围绕全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把分散经营与高质量、品牌化、标准化为支撑的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以蔬菜、乌鱼、莲藕、巴岳蜜柚、庆隆梨子、岚峰黄花等为重点,突出绿色生态农业特色,深入挖掘提炼铜梁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