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全力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工程
陆海观察10-28 10:57:06
关注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科学谋划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将西部陆海新通道列为重大工程。国务院批复《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明确重庆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牵头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近年来,重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充分发挥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重要作用,全力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工程,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发挥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作用,着力创新通道建设运营机制,助推西部地区开发开放

一是建立健全合作共建机制。国家层面,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等14个部委和重庆、广西、四川、贵州、海南等5省区市建立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省际层面,西部12省区市、海南和广东湛江建立“13+1”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并签订框架协议。重庆牵头召开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联席会议工作规则、铁海联运“一单制”试点、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通道发展指数和2021年通道沿线省区市政策需求清单等5个重要方案,签订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建设等8个重点项目。市级层面,成立重庆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36个市级部门、区县和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出台《重庆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

二是设立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2020年6月,重庆市委编委批准设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为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管理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负责综合协调、规划发展、区域合作、项目推进、信息服务等工作,同时承担省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交办的工作,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是搭建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的原则,推动重庆、广西、贵州等6省(区、市)8家股东企业合资组建了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同步设立重庆、甘肃、贵州、新疆、宁夏5家区域公司,集聚多方优势资源,打造国际化品牌,在市场层面引导通道运营由量变向质变加快转化。

二、发挥促进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的综合运输通道作用,着力优化运营组织,助推做大做强通道经济

一是稳步扩大运输规模。通道常态化运行以来,3种运输方式开行数量和运输箱量稳步增长,集装箱量由2017年的2934标箱增长到2020年的72897标箱,增长25倍。2021年1—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箱量达8.16万标箱,货值131.3亿元。其中,铁海联运班列开行1493列,运输集装箱7.47万标箱,同比增长77%,占重庆集装箱铁路运量26%。跨境公路班车开行2599车次,同比增长37%,运输货值16亿元,同比增长66%。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运输优化运输方式运输1064标箱,货值17.3亿元,同比增长23%。

二是大幅拓展覆盖范围。铁海联运班列目的地覆盖6大洲106个国家和地区311个港口,其中亚洲占95%,非洲占3%,欧洲占1%,前5大主要进出口贸易国为越南、印尼、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占货物总量30%,在新加坡、越南和香港设立5个国际集散分拨中心,涵盖640个品类。跨境公路班车在越南河内、泰国拉卡班、柬埔寨西哈努克等地设立30个分拨中心,新开通重庆—乌兹别克斯坦、重庆—哈萨克斯坦、重庆—吉尔吉斯坦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常态化运行线路线路达9条,实现中南半岛全覆盖。

三是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牵头会同沿线省区市开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编制和发布通道发展指数,全面监测通道基础设施、物流服务、产业发展等情况。实施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2021年上半年全市物流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4.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71.46%、97.41%,单个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常规收费压减至400美元以内,提前完成国务院确定的目标任务。印发《金融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案》,人民银行、国家外管局跨境金融区块链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应用场景在渝上线,运行6个月为物流企业融资6.3亿美元。

三、发挥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作用,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是加快推动运输通道建设。铁路方面。渝怀铁路二线全线开通运营。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建设稳步推进,总体进度超过70%。渝湘高铁建设有序实施。开工建设渝万高铁。成立京昆高铁西昆公司,成达万高铁可研报告获批,将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渝昆高铁。公路方面。提速推进银百高速城口至开州段、渝湘高速复线、渝黔高速和渝遂高速扩能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渝泸高速复线,渝赤高速完成可研审查。加强南向货运通道建设,缓解长江航运压力。

二是持续加强物流设施建设。重庆先后获批港口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提供有力支撑。重庆集装箱中心站扩能改造稳步推进。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至果园港区成功获批,正加快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封关运行,招商超过80%,已建成重大件、多用途码头等重点设施主体工程。鱼嘴北货场于2020年6月底建成投用,果园港集中查验场所、鱼嘴南货场、多式联运示范基地等重大项目提速推进。

三是不断拓展口岸服务功能。2020年12月,江北国际机场航空口岸、果园港区分别获批设立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铁路口岸首次获批设立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2021年2月,重庆相关部门获批增加化学药品首次药品进口备案职能,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全国第四个、西部地区首个办理化学药品首次药品进口备案的口岸城市。

四、发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陆海贸易通道作用,着力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对接东盟等国家和地区

一是加快创新赋能。探索标准化多式联运规则体系,积极推动铁海联运“一单制”试点。“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入选全国自贸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开具全国首张CIFA多式联运提单,被商务部列为CIFA多式联运提单试点城市。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设立集装箱还箱点,提供20家海船公司集装箱还箱服务,改善内陆海运集装箱资源不足状况。启动无水港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实现17项中央标准和39项地方特色功能,截至2020年底,累计申报量约5500万票,主要业务应用率达100%。

二是深化成渝通道合作。全面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与四川省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口岸和物流合作备忘录》,建立口岸物流和通道建设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通道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运营组织等全方位合作。合作打造万达开运营中心。2021年1—9月铁海联运班列运输四川省内货物5864标箱,占外地货源68.5%,占运输总量7.8%;运输货值68590万元,占铁海联运总货值8.4%。

三是提升通道国际合作水平。牵头编制《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东盟合作行动方案(2022—2025)》,积极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探索开辟连接内陆地区的GMS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加快打造东盟商品集散地。东盟自2019年连续两年成为重庆第一大外贸合作伙伴。2021年1—9月重庆对东盟进出口930.2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16.1%,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盟运输箱量达2.54万标箱,占总量30%,运输货值81亿元,占总量60%,为支持东盟等国家抗击疫情、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刘玮 系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主任)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号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教育

美家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