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河北邯郸市永年区河北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埂边,六七个工人正将一堆堆稻梗清理运走。细雨淅沥,成群的麻雀在稻穗上扑腾。这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两天前的15日,这块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湘两优900(超优千号)”示范田,因平均亩产达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刷新世界水稻单产纪录而举国瞩目。河北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负责人宋福如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百亩示范田总产量预计在10万公斤以上。明年将攻克每公顷18吨的目标。
资料图
“超级水稻”加“超级肥料”,平均亩产1149公斤创世界纪录
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位于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永年区全年无霜期205天,活动积温达4371.4摄氏度,每年降雨量在594.4毫米左右,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少有种植水稻。
广府镇是个例外。
广府镇有常年不涸的滏阳河蜿蜒而过,滏阳河向来是邯郸通天津的重要水路,是一条既能通航又能灌溉的益河,和永年洼湿地共同形成独特的北方湿地洼淀地貌,与北方干旱枯燥的气候形成巨大的反差。
据《广府城志》记载,清乾隆十七年直隶总督方观承治蝗放粮路过此地,写下了“稻引千畦苇岸通,行来襟袖满荷风”的佳句。然而,随着近年来大量本地人外出打工,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水稻种植早已被劳动力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高的蔬菜种植所取代。
现在,水稻苗穗再次在河北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茁壮成长,并创下了世界纪录。17日上午9点,河北硅谷农科院农化中心主任乜红民推着他的自行车从示范田里走出。尽管前两天已经完成测产,这块102亩的稻田也成功刷新了世界的高产纪录,乜红民坦言“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放下了”,但他依然保持每天都到田里走一走的习惯。“每天至少两次吧。”在乜红民看来,水稻每天的长势都不一样。有时候乜红民要外出开会,就算到了凌晨12点了,他也要打着手电在田里走一走,看一看。虽然乜红民口中说测产是他的一块心头大石,但实际上在15日测产之前,乜红民心里对示范田的产量早已有了底。“水稻它不是一天就长起来的。整个生育期,示范田的水稻茎秆坚韧挺拔,抗倒伏能力突出,无明显虫害,且单株成穗率高。”“本来我们预计过几天测产。”乜红民没想到,袁隆平院士的信心比他更足,“还鼓励我说‘没问题’。”实际上,从2014年合作以来,袁隆平院士就经常和乜红民电话沟通试验田的情况,“每年还至少来一次”。所谓的合作,就是袁隆平院士团队提供选育超级杂交水稻,河北硅谷农科院提供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和土地管理种植。因此,创下世界纪录正是乜红民所说“‘超级稻’和‘超级肥’两项科技成果联手的结果”。
实践证明,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与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结相合,加上特殊的种植方法,成熟后“超级稻”亩穗数19万,穗粒数285粒,结实率90%,千粒重达到27克。这个结果当然并非一蹴而就。
2014年袁隆平院士和负责人宋福如在洽谈合作时还是抱着“试一试,反正没做过”的心态。因为在此之前,超级稻都只在黄河以南的地区种植过。
在2015年,示范田平均亩产1051公斤。2016年,这一数字为1082公斤。今年,三块测产的地亩产分别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亩产1149.02公斤。这个数据创造了杂交水稻的世界新纪录。
打破温带地区极限产量,理论上可向同纬度地区推广
按照袁隆平院士的说法,这次创纪录,更准确来说应该是“打破温带地区水稻的极限产量”。
据了解,示范田所在的位置大约在北纬33°36′,这在全国第六期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示范点中纬度最高。“这次创纪录是作为超级杂交稻种植适用范围广的有力佐证——即使在在积温偏低,无霜期较短的地区,超级杂交稻也能实现高产。”宋福如表示。
这是否意味着相近纬度的地区,如山东济南,陕西延安等也可以种植超级杂交稻呢?乜红民表示,因为超级杂交稻和有机硅水溶缓释肥都在全国很多地方适用了,理论上是能推广的。乜红民补充道:“但农业还是‘看天吃饭’的,自然因素对作物的影响很大,不同的地方要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管理的方法。”
因地制宜,也是乜红民经常提到,除了超级杂交稻和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外的第三个“法宝”——精细化管理。精细化并非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种植水稻过程中每一个细节。
首先是选种。乜红民介绍,种子会先用石灰水或者碱水进行过滤,再用消毒剂进行消毒,这样能去除带病种子,减少以后种苗的发病几率。选种过后的催芽也十分有讲究,“要在种子的露白期进行,也就是苗子刚刚露头,准备破壳而出的时候。”
在育种的过程中,乜红民花了更多的心思。他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超级稻的生长周期在155天左右,比一般的稻谷要长,所以一开始选在4月中旬开始播种插秧。乜红民一直坚持用人工播种插秧,因为水稻田土壤粘度很大,机器在操作过程中难以保证插秧的深度和穗距。但人工播种也遇到困难。
示范田里雇请的工人都是周边地区的老庄稼人,他们的经验既是优势,却又成了阻碍。乜红民笑着说:“在示范田里种水稻跟他们在家不一样,我们对小到行距的条件都有严格的控制。”一开始,乜红民要求农民都必须用拿着一根约17厘米的小棍子量着插秧,还专门给他们拉了一条线,保证插秧整齐划一。“水稻要长得好,必须有充分的自然空间,才能保证吸收到充分的光热资源。”
“4月中旬还很冷,传统的插秧农民必须挽起裤子光脚下田,太冷了农民都不愿意做。下田久了腿会抽筋。”乜红民说。后来,当地农民种植芹菜方式给了乜红民启发。“只要水跟得上,为什么一定要在湿地里插秧呢?”乜红民尝试着先在地里用划沟器划好沟壑,农民在沟里插秧,随后立马灌水,“他们一插下,水马上就跟上”。这后来被乜红民称为“水稻旱栽苗即时覆水法”。乜红民回忆,当时袁隆平院士听到这个名称时还十分感兴趣,还评价说“这个方法很新颖”。
和这种“旱育秧”配套的是乜红民的另一个因地制宜的方法——小工棚育秧法,相当于给每株水稻都搭上温室大棚,以控制水分的蒸发和提升温度,使水稻的根苗更加粗壮发达。
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限制,每年示范田只能种一季超级稻。因此,示范田被分割成一个个地块,各地块种植方式、稻谷的种植密度不同。
乜红民发现,不同的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十分明显,团队也在不断作出调整。“最开始的株距是17公分,现在调整到20公分到23公分。有的种植密度就调整为1.5万株/亩和1.2万株/亩。”这相当于是一个个配方。“尽管只有几公分的差别,但我们还是要继续调整,直到找到能实现最高产量的搭配。”乜红民说。
预计总产量超10万公斤,明年攻克每公顷18吨目标
超级水稻加超级肥料,配以精益管理,这就是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屡创世界纪录的秘诀。
“世界纪录”这个宏大的概念在地方老庄稼人看来就是一个奇迹。
广府镇永北村的叶付连从十几岁开始种水稻,是一名有着近40年经验的老庄稼人。他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他从来没有见过“长得这么壮的水稻”,更从来没想过水稻也能亩产1149.02公斤。
17日上午,叶付连拿着一根“湘两优900(超优千号)”水稻茎杆说:“这里的(水稻茎杆)有差不多一个手指粗,以前的只有一半大小吧。”说完,他有捡起一根只有茎杆一半大小的水稻叶片对比说“跟这个差不多”。
除了茎杆,产量也不可同日而语。叶付连再次捡起一根稻穗说:“以前的稻穗大概只有5厘米,这里的有15厘米,稻穗长就能长更多的稻谷。”
实际上,这就是乜红民所说的“承穗率”。乜红民曾经对比过,示范田里的水稻单株稻穗平均产285颗稻谷,最高产为600颗。而普通的水稻则只有120颗。
单株稻穗的数百颗稻谷差距,在规模化后产生的差别不啻云泥。宋福如表示,102亩示范田预计产量在10万公斤以上。而同等种植面积的普通稻谷的亩产量只有600公斤左右,102亩总产量为6万公斤左右。相差近4万公斤,乜红民有更形象的表达:一家三口人一天吃两斤米,一个月就是30公斤,可以吃3年半。
宋福如介绍,这两天天晴后就会对102亩示范田进行整体收割。明年计划不会立即扩大种植面积,仍然是102亩。他表示,明年继续攻克袁隆平院士每公顷18吨的目标,保底也要稳定在今年每公顷17.2吨以上。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均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