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中国该有多少核弹头?外交部表明谈判条件
07-09 19:48:43 来源:北京青年报-北京头条客户端

北京青年报-北京头条客户端消息,昨天(8日),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就国际军控与裁军问题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会上傅聪再次明确中国的军控立场,并给出了中国可参与谈判的条件。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傅聪会上还引述外国智库数据,披露了中国核弹头规模。他说,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及美国科学家联盟等知名智库的统计,美国目前约有5800枚核弹头,相当于中国核弹头数量的20倍。

美国核弹头数量是中国20倍

事实上,国防部、外交部发言人已经多次公开回应,中国无意参加美俄军控谈判。然而,美国仍“乐此不疲”意图拉中国加入。

昨天的吹风会上,傅聪重申,中方无意参加美俄之间的双边谈判。中国与美俄核武器数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现阶段要求中方参加与美俄的核裁军谈判并不现实。中方呼吁美方尽快积极回应俄方关于延期《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诉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减其庞大的核武库,为其他核武器国家参加核裁军谈判创造条件。

根据政知道梳理,我国究竟有多少核弹头,长久以来官方未曾正面披露。不过傅聪昨天引述了外方智库数据,提到这一问题。他说,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及美国科学家联盟等知名智库的统计,美国目前约有5800枚核弹头,相当于中国核弹头数量的20倍。

简单计算可知,5800枚核弹头缩减20倍后约290枚。

会上,傅聪还指出,美方十分清楚中美核武库在质和量上存在巨大差距,炒作“中国因素”只是美方转移国际注意力的把戏,意在为其退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制造借口。美方的真实目的是要摆脱一切可能的束缚,谋求对任何现实或假想对手的绝对军事优势。

非要中国加入谈判?傅聪给出条件

昨天会上傅聪也强调,中方不参加所谓的三边谈判,并不意味着中方拒绝参与国际核裁军努力。

他直言,恰恰相反,中方一直在联合国和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积极倡导核裁军,并倡议五核国就核政策和降低核风险开展讨论。中方随时准备在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参加的五核国框架内讨论所有涉及战略稳定及降低核风险的问题。

如果美国非要拉中国进行三边军控谈判,也并非不行,昨天的会上傅聪打趣地开出了条件。他说:“如果美国说他们愿意把核武器降低到中国的水平,第二天中国就将欣然加入。但事实上,这是不会发生的。”

除了核武器,昨天的吹风会上还提到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傅聪称,2001年,美国曾是唯一一个站出来反对《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谈判核查议定书的国家。二十年过去了,尽管国际社会一致呼吁谈判议定书,但美方始终独家阻挡谈判重启。美国不仅国内有包括德特里克堡在内的大量生物实验室,也在全球建立了大量生物实验室,其中有些就在中国周边。这些实验室持续开展活动,其真实性质越来越引起各方的质疑。

裁军大使此前正面回应胡锡进“扩核论”

事实上,傅聪提到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每年都会就各国核武库出具研究报告。政知道梳理发现,国内媒体往年也曾引述过上述研究所数据:

2013年,环球网援引上述智库数据称,中国核弹头数量250枚,不及同年美国数量的1/30;

2017年,环球网援引上述智库数据称,中国核弹头数量270枚;

2019年,环球网援引上述智库数据称,中国核弹头数量290枚。

按照该研究报告可以看出,中国近10年来,一直将核弹头数量控制在300枚之下。也正因为中国核武库与美俄的巨大差距,《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日前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抛出“扩核论”后,迅速引起关注、讨论。

而就胡锡进的个人言论,美方同样“穷追不舍”要求中国给出解释。

6月30日,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在万国宫举行全会。会上面对美方不实指责,中国裁军大使李松就胡锡进的言论回应称,一位报纸总编在个人微博上发表的看法,不能代表中国军控政策,但我们同时坚决反对有人借此对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横加指责。从胡总编的原话看,他提出有关看法针对的是个别美国政客对中国的敌视和威胁,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中国公众和更广泛国际公众的普遍担忧,恰恰说明美国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的严重危害性。

最后说说外交部军控司。

首先明确,不论是外交部军控司司长还是裁军大使,均为外交人员而非军人。外交部官网显示,军控司负责调研国际军控、裁军、防扩散、出口管制以及全球和地区安全等问题,组织拟订相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相关事务;组织有关国际条约和协定的谈判;协同有关部门履行有关国际条约和协定;指导驻外外交机构有关业务。

傅聪于2018年底履职军控司司长,此前他曾担任特命全权裁军事务大使,而其继任者也正是前文提到的李松。而比傅聪年轻两岁的李松此前同样也曾供职于军控司,曾担任军控司参赞、副司长。

原标题:中国该有多少核弹头?外交部表明谈判条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