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现实版樊胜美”话题登上网络热搜。
在一个名为《杭州和事佬》的节目中,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
1996年出生的女孩洛洛在杭州工作三年,疑因遭受家里长期经济索取,心理压力一直较大。2019年10月,洛洛心情不好前往钱塘江散心,遇到涨潮意外去世。
女孩父母得知消息之后,带着一众人闹到了女儿所在的公司,索要赔偿金。因并非上班时间、不涉及工伤,公司对家属人道补偿了6万元。
几天后,其父母又向公司索赔30多万。公司表示,女孩的父亲称需要20来万为儿子的房子“付首付”。双方未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不得已只能以节目调解方式解决问题。
让人不解的是,这对父母口口声声称女儿是自己的“心头肉”,却又表示与她很少联系,并没有她的电话号码。同时,他们虽然不清楚女儿在哪里工作,却知道她月收入一万元左右。
节目播出后,网友们的愤怒一下子把这条新闻送上热搜第一:现实版樊胜美?为什么要给?会叫嚣就要给钱吗?女儿确实成为她们赚钱的工具了,去谈判这妆化得够浓的。
目前,由于尚无更具体的消息,还不能对此事下绝对定义。不过,几年来,“被吸血的女主”事件可谓层出不穷,各种“扶弟魔”已不必多说。
去年11月,媒体报道的“方洋洋案”曾一度引发舆论热烈讨论。22岁的方洋洋因不能生育被夫家虐待致死,死后又被娘家配阴婚收取几千元,方洋洋的遭遇令人惊愕。
“我倒宁愿花钱买断亲情,从此两不相欠”、“我承认原生家庭是我这辈子都挣脱不开的牢笼,我费尽力气往外跑,往远处躲”……看着洛洛生前写在社交平台上的消息,可以想见,这个不断向她索取的原生家庭对她造成过怎样的伤害。
更可怕的是,这种拿过度索取当习惯、“压榨女儿补贴儿子”成自然的病态观念与“啃女”思维是那么深入地植根在一些家长脑中。
当一个正当年华的鲜活生命消逝,陌生网友们尚且感到惋惜、震惊和同情,但在最亲近的父母眼中,孩子的心声却远不及索赔更有吸引力。
对于这种“啃女”现象,至少应有三个维度的治理措施。
道德上,社会起码应当一致保持谴责态度。“和事佬”应该是公允而不失偏颇的,而非突破公序良俗,打破底线来解决问题。一味追求“和事”,可能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纣为虐。
道德谴责之外,能否借用妇联、社区组织等基层组织建立制度机制来对“啃女族”进行约束,同样具有探讨价值。毕竟,这并不只是某个个体的不幸,“被啃女”群体的悲剧故事折射出“重男轻女”陈旧观念在一些地区、一些家庭还是根深蒂固。
此外,家不是法外之地,现实中频繁发生的家暴、虐待等家事纠纷告诉我们:当家事侵犯了人身权益,当家丑冲击了社会公序良俗,应当由法律划出底线,坚决打击,避免悲剧重演。
对待这种现象,广大受害者何须再忍,不能再忍!面对过分压榨,请勇敢站出来,请记住:我们都是你的家人!
原标题:活着“扶弟魔”,死了配阴婚,“啃女族”是在敲骨吸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