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降幅创历史新高,医保基金如何“雪中送炭”
12-03 23:48:5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消息,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到目前已经进行了4次国家医保药品谈判,每一次谈判结果都备受关注。12月3日,今年医保药品谈判结果发布,新增谈判药品平均降幅达到61.71%,创历史新高。

“中国医药报”微信公众号 图

“中国医药报”微信公众号 图

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华波多次强调,医保基金在重“雪中送炭”大于“锦上添花”,医保药品谈判中医保基金如何做到“雪中送炭”?

医保基金有“底线”

近年来,我国药品审批制度改革提速,我国新药上市速度明显加快,但新药往往与高价挂钩。

从前两年开始获批时售价十几万元的抗肿瘤新药PD-1,到今年颇受关注120万/针的CART新药。这些药物都是许多患者无法企及的高价。

近两年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许多PD-1新药降价进入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一年的费用降到了几万元。但也有像120万/针的CART新药无法进入医保目录。其中原因就是这个药突破了医保基金可承受的“底线”。

黄华波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个药虽然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在专家评审环节没过。

在专家评审环节,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基金测算专家组的组长郑杰给出的解释是,由于120万的抗癌药远超基金承受能力和老百姓负担水平,不具备经济性未能通过评审,最终未获得谈判资格。

这个“底线”是多少?今年的医保谈判首次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按照限定的支付范围,目前国家医保目录内所有药品年治疗费用均未超过30万元。”郑杰在发布会上给出了一个数字。

这也意味着,想要通过国家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新药的降价后的年费用必须控制在30万以内。

郑杰表示,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首要工作原则就是“保基本”,基金测算工作就是实现“保基本”的重要防线。在整个基金测算工作中,职责定位是充分评估基金和患者的负担水平,测算给出可承受的建议支付标准。

“有人认为谈判就是杀价,越低越好,这是对这项工作的曲解,基金测算追求的不是最低价,而是合理价。”郑杰说,基金测算的基础是坚持总量控制、严格预算管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基金可持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老百姓的保障水平,因此,在测算具体药品价格之前,最先要做的就是合理设置基金预算上限,而后在预算范围内测算药品比价关系,确保基金安全运行、不失控。

天价药开出平民价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石远凯在发布会上表示,在本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也有一些原本价格昂贵的药品开出了平民价、符合“保基本”定位,经谈判后顺利进入目录。

如何做好医保基金“雪中送炭”?今年的医保谈判中,有7个罕见病药物成功入选是一个例子,其中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谈判成功进入目录被视为高值罕见病药纳入医保实现了零的突破。

全球首个罕见病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一针价格70万元”药物让罕见病患者家庭“看得见却够不着”。

“经过谈判后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大幅降价,已达到多数患者可承受的范围内。”石远凯表示,还有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等年治疗费用超过100万元的天价药,经谈判全部降至30万元以下。

石远凯说,这些天价药自身降价,加上医保报销,患者家庭的负担水平显著下降,极大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将基金可承受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弥补药品保障短板。”黄华波表示,通过引导药品适度竞争、调出药品或目录内药品再降价,腾出来的基金空间用于购买性价比更高的药品,实现同治疗领域内药品的替代升级。

郑杰表示,为了能够使有限的基金发挥最大效率,除了严格目录外药品准入,根据规则,对目录内竞争环境发生变化、超过准入协议预算等情况的部分药品也进行了再次降价。对于这部分药品通过谈判节省下来资金,可以进一步用来购买性价比更高的药品,从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保基本”。

原标题: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降幅创历史新高,医保基金如何“雪中送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