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一线 > 正文
梁平区妇幼保健院刘志慧:24小时在线,把时间留给患儿
01-14 14:34:24 来源:上游新闻

2003年9月,刘志慧来到梁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工作,作为全科当时唯一的儿科医生,摆在她面前的困难、压力和挑战有很多。如何走出困境、把学科发展好,让人民群众满意?刘志慧的选择是,以医院为家庭,以事业为伴侣,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医院的儿科医疗事业上。

迎难而上,用坚守诠释初心

从2003年走进梁平区妇幼保健院至今,刘志慧已在该院儿科岗位上工作17年,无论是曾经的儿科医生,还是如今的儿童保健部主任,刘志慧始终坚守在临床儿科诊疗的第一线,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对医术精益求精,为梁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刘志慧看来,从医道路就像是孙悟空西天取经一样,不断有“妖怪”涌出,会遇到很多困难。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一步一步的克服困难。

图片4.png

(梁平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主任刘志慧)

刘志慧清晰的记得,当时,医院儿科医生人手不够,考虑到她刚从三峡医院进修过儿科,有一定的基础,便将她留在了医院,从此开启了她的儿科事业。

“刚开始科室只有我一个儿科医生,既要坐门诊,还要参与产科新生儿体检、急救和诊治等。24小时都处于待命的状态,每天早晨7:00上班处理新生儿工作后,还要上门诊、做儿保。”对于刘志慧来说,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但她从不抱怨,也不觉得累。她说,一切都是源于对医学事业的热爱。

刘志慧坦言,为了便于观察、了解病情,她有空便守在危重患儿床旁,有时候一守就是一夜,为患儿监测生命体征、温水擦浴、喂奶、换尿布等。有时为了观察病情,解决患儿看病难的问题,还常将患儿带回家住宿、生活。

“那时候儿科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没有讨论商量的人,也没有多学科合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单打独斗。”刘志慧说:“为了更清楚了解患儿的病情,我时常查阅资料、请教上级医院,使一个个患儿健康痊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志慧用她的热情、耐心和爱心赢得了患儿及家属的认可,先后荣获“优秀科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和“最美医生”称号。任职期间,随着儿科病人的日益增多,医院成立了儿童保健部,先后创建了儿科和新生儿住院部,发展了五官保健科、小儿推拿科、早教科等儿保的亚专科。科室也从1名医生发展到如今的12名医生。

图片7.png

以身作则,用行动书写担当

新生儿、儿保、儿门、儿科住院部轮换上班,参与收治病人、书写病历、带领团队查房,组织科室内疑难病例、急危重症病例讨论,每季度组织科室开展一次急救演练,每月定期组织科内开展质控会和业务学习……刘志慧的工作做得细而实。

自2012年任职科室主任以来,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标和计划,以身作则,打造了一支制度健全、医风良好、业绩突出、满意度高的儿科医疗服务团队。2017年和2019年先后被区卫生健康委和医院评为“先进科室”。作为科室主任,刘志慧仍然长期坚持一线工作,节假日也时常在工作。目前,她的门诊量位于全科第一,每月收管病人超过人均数,做到了零投诉,零纠纷,零事故。

刘志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科室的医护人员。她常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爱岗敬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对待病人要一视同仁,严格按照原则办事,检查、治疗都要从病情需要出发,不开大处方、不过度检查、不收受红包。

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是科室医护人员对刘志慧的评价。十几年如一日,她总是最早来到科室,最晚离开。“我希望在科室的时间能够多一些,减少患者就医的等候时间。”刘志慧总是把病人的事情放在心间,说得少,做得多,力所能及的为患者提供帮助。

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刘志慧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向更高的医学高峰攀登。工作之余,她在2014年参加了“重庆市新生儿复苏区县级师资培训班”的学习和考核,获得了区县级师资资格;2018年她参加重庆市妇幼保健系统儿童健康宣讲团讲师培训,经考核并获得讲师资格。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医学会交流,学习经验及医学前沿知识,并担任了重庆市卫生学会新儿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真心感召,搭建医患阳光房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讲过一句名言:“医生有三大法宝,第一语言,第二药物,第三手术刀。”可见,面对患者,医生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胜过药物。

“良好的医患关系,关键在于信任和换位思考,要互相理解,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医几十年,刘志慧一直是这样做的。

刘志慧回忆到,“有一年夏天,我刚将门诊病人处理完,一对外地夫妇便带着一名发热、呕吐、腹泻的患儿来到我的诊室,当时已下班半小时,患儿也未挂号。我毫不犹豫帮他诊治,几天后患儿病情基本痊愈。为表示感谢,家属还特意送来了锦旗。”像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刘志慧都把它当作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此外,想尽办法替病人排忧解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是刘志慧一直在做的事情。2014年梁平区为手足口病重灾区,下班后科室收治了一个发热伴手足口疱疹的患儿。入院后患儿高热不退伴神萎、呕吐,主管医生考虑重症手足口病,需转院但家属因经济问题发愁。

刘志慧在查房时,毫不犹豫把钱借给患儿家属。她说,只要患儿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其他都不重要。后来,患儿痊愈回家,家属也将钱还给了我,现在我们成了好朋友。

精修医疗技术,为患儿解除病痛,为家属排忧解难;提供人性化服务,耐心解释病情,充分交流沟通;做好健康宣教,科普宣传……不止是刘志慧,整个科室都是如此。始终以患儿为中心,永远把患儿利益放在第一位,已成为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共同的追求。

攀登不止,深耕技术促发展

医疗技术是医疗质量的核心,是病人最为关注的一个因素。

从医以来,刘志慧在临床诊疗领域勤奋耕耘,不懈探索,熟练掌握了儿科常见病、多方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对儿童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儿科危急重症的抢救,同时对儿童生长发育(体格、神经心理)监测和喂养指导有独特的见解。

作为首批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刘志慧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带领科室开展了新生儿腰穿术、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技术、包皮套扎术、小阴唇粘连分离术等。去年还开展了孤独症的筛查、骨龄评估技术和内分泌的一些功能试验。各类技术的开展,极大缓解了儿科就医难的问题,尤其是小阴唇黏连分离术填补了梁平区的空白。

“既往诊断需要手术的婴幼儿小阴唇黏连均需转诊至重庆或万州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现在我们医院就可以开展。”刘志慧说:“这项技术的开展,既解决了患儿的困难,给家长带来便利,也提升了社会效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科室的发展,刘志慧一直在探索。为成立生长发育专科,刘志慧通过培训、考核获得了骨龄评估合格证书,购买了RUC骨龄评估软件,开展了骨龄评估技术和内分泌一些功能试验。同时,为获得生长发育专科方面的临床经验,刘志慧还专程赴儿童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

“从事临床以来,我一直在保健院工作,见证了它的发展历程,对它有独特的情感。儿科更是我付出毕生心血的地方,就如我的亲人一样。我希望能够将儿科建设得更好。”刘志慧说道。

图片8.png

(科室合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科室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刘志慧心中早已有了想法。她表示,对自身而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科研和教学能力方面都有所突破;对科室而言,要从科室管理和业务发展两方法共同发力,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文书、管理制度等,争取近两年能开展生长发育专科和儿童康复科,进一步发展儿保的分支学科,与辅助科室及三方检验公司合作开设更多检查项目。

“我知道这条路很艰辛,充满荆棘,但我会迎难而上,利用集体的力量,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推动儿科向前发展。”采访最后,刘志慧目光坚定地说。(文/邹密;图/梁平区妇幼保健院提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