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嫦娥四号”携带的“重庆造”微型生态圈 将首度实现“月宫开花”
01-03 13:55:41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6ceabca7491344649849438aa15017c5.jpg@640w_1e_1c_80Q_1x.jpg

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降落过程(示意图)。

1212121.jpg

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资料图)

今日(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嫦娥四号” 还搭载有一项由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什么是“月面微型生态圈”呢?据介绍,“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高18厘米,直径16厘米,净容积约0.8升,总重量3公斤。小“罐子”里乾坤大,里面将放置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蚕卵、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

此次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的研究,将会搭载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以及昆虫卵到达月球表面进行栽培和孵化,而这也是为以后人类进入月球乃至地外星球生存提供保障。

此次月面生物实验的目标是在月球表面实现动植物的一个生命周期。搭载的两种植物种子将生根发芽,开出月球表面第一朵花。与之前NASA空间站开出的外太空第一朵花不同,本次“月面微型生态圈”实验位置距离地球38万公里,比离地300多公里的国际空间站遥远,所处月面环境也比国际空间站内部复杂得多。

同时,马铃薯还可作为人类太空生存食物来源,其实验价值更大。届时,这项生物实验将通过小型照相机,向全球直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