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重庆市和四川省签署的深化川渝合作“2+16”系列工作方案(协议)中,两省市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合作内容,双方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任务,共建联防联治机制,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山水相连 环境问题需共同应对
由于川渝两地山水相连,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加上又共处长江上游,一同担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任。
一位环保人士介绍,四川省许多城市位于长江流域和嘉陵江流域,污染极易顺着江水流经我市水域,进入下游。川渝同处四川盆地,盆地内各城市空气质量有较强相关性,成渝城市群之间在一些季节存在较明显的污染输送过程。此外,两地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一些危险废物容易出现跨省市转移的现象。
现实状况给川渝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两地携起手来共同应对。
多年来,川渝两地积极进行生态环境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风险,已取得一些积极进展和成果。早在2006年,两地环保部门就签订地区环境保护合作协定,对跨省污染,两地环保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携手合作 一起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目前,川渝两地已经建立起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生态环境合作机制。
按照两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签订的《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协议书》要求,我市定期与四川开展空气质量预报会商,与西南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中心建立空气质量信息交换及预报预警共享机制,完善空气质量预报视频会商制度。特别是今年1月,市生态环境局针对冬季成渝地区大气污染应对,两次向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和周边城市发函加强污染应对和联防联控。
除了在省市级层面加强合作外,川渝一些城市间也建立起区域联防机制,如开州区联合达州市现场踏勘了南河巫山乡断面,共同确定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7月3日,潼南区与遂宁市环保部门组织了联合执法大检查,分别抽取遂宁市、潼南区辖区内的2家企业进行交叉执法检查。
省际合作 开展水质超标溯源排查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推进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联防联治2019年重点工作方案》,今年成渝城市群将开展流域污染治理省际合作试点,建立上下游水质超标响应机制,联合开展水质超标溯源排查。城市群内部将构建跨界水体监测工作机制和河流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跨界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共享清单,共同应对跨界水环境问题。
各个市区之间签订的合作协议,生态环境保护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如万州区与四川达州市签订的《深化达(州)万(州)一体化发展2019年重点工作方案》中,提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打造生态屏障。协同推进秦巴山区、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建设,重点强化长江、渠江等江河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和铁路、公路国省干线绿化造林,协作建设达万绿色生态走廊,共同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荣昌、永川与四川泸州、内江签订《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泸内荣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加强长江、沱江、濑溪河、大陆溪河、龙溪河、大清流河、九曲河(龙市河)、马鞍河、渔箭河等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跨省河流水情、雨情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建立跨区域环境保护联动协作机制、上下游河长联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
联防联治 两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通过川渝联防联治,两地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清水绿岸渐成风景,“重庆蓝”成为常态。2018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15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长江支流总体水质良好,6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有效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而在今年上半年,重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60天,同比增加3天,为近年来最多。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韩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