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掌故丨垫江、涪陵、石镜、宕渠、合川,你的曾用名究竟有多少?
05-21 07:33:53 来源:重庆研究头条号

重庆研究头条号消息,在整个重庆区县中,合川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地名变化繁复,叫人叹为观止。

垫江、涪陵、石镜、宕渠、合川,你的曾用名究竟有多少?

一、合川的第一个名字:褺(diē)江

说到合川最初的名字,为了加深印象,我们不得不先认识三个字,就这三个字,导致历史记录错误,现代人转载错误。

这三个字是:褺、墊、亵。比较有趣,这三个字形长得差不多,但字音和字义相差甚远。褺(diē)意思是重叠穿的衣服,墊(diàn)是垫的繁体字,亵(xiè)是猥亵的亵。

垫江、涪陵、石镜、宕渠、合川,你的曾用名究竟有多少?

最早记录合川县名的,是《汉书.地理志》。在巴郡目录下,记载着“墊江”二字,问题就出在这儿——写错了字。本来,合川最古老的县名,是公元前314年战国时期设置的褺江县,班固编撰《汉书.地理志》时,没注意到这二字一个底下是土字,一个是衣字,导致合川在南朝前这七百多年时间,合川被误叫“墊江”。所以,许多人考证“墊江”二字是什么意思,那倒是白费力——方向都错了。

褺(垫)江,原意是“取嘉陵江、涪江在城北鸭咀汇合之水如衣重叠之意”,这便是合川最古老县名的由来。

古人因条件限制,记错了字,尚可原谅。但奇怪的是,现代一些人在写书立传之时,谈合川最初的名字:“墊(垫)江原名为亵江”,这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亵与褺这二字字形相差还是比较明显吧,意义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作为写文字的,特别是对于合川人来讲,这,还是需要仔细点。

垫江、涪陵、石镜、宕渠、合川,你的曾用名究竟有多少?

二、沿用七百年的名字改了,宕(dàng)渠

地名的变迁,往往源于重大历史的改变。合川名为垫江的这些年,一直是老重庆下辖的县级行政单位,行政级别并不高。直至一个乱世的到来。

垫江这个名字,用了几百年,本以为就这样一直用下去。但南朝宋文帝元嘉年代(424~453年),合川被侨置东宕(dàng)渠郡,垫江这个名字,被抛弃了。

改名的缘由,需要厘清“侨置”这个词。侨置是政府为解决南渡的北方人口的户籍问题而推行的管理政策。《隋书·食货志》云:

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

在时长约300年“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许多北方人不得不流亡到南方,流亡目的地就包括当时的合川。为了控制这些侨人(流动人口),政府便想办法在侨人集中地区,取侨人原居住地的地名。也就是说,合川在这个时期,因为时代的变革而改名,侨人的缘故,把原来的垫江县,改为宕渠县。

垫江、涪陵、石镜、宕渠、合川,你的曾用名究竟有多少?

宕渠二字的意义为宕水和渠河交汇处,那么宕(dàng)渠本尊在哪儿?答案是先秦时期就有这个名字,位置在四川达州渠县以东北方,大致位于现今渠县三汇镇附近。

合川侨置宕渠后, “垫江”二字,成为了重庆城在当时的县名。而合川,至此开始成为地级市或省会驻地,或与老重庆平起平坐,或与老重庆不在同一个行政单元,开启了不再由老重庆管辖的历史,直至元朝。

三、合川“合”字的由来与石镜

成为“宕渠”不久,侨人问题得以解决,总占着别人的名字,也不好。于是,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合川有了新名字:在省市级层面,是作为合州的政府驻地;在县级层面,合川名为“石镜”,驻地均在今合川区。关于合州及石镜的来源,《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三记载:

后魏恭帝于东宕渠郡改置合州,以涪江自梓、遂州来,至州南与嘉陵江合流,因名合州石镜县……石似镜,因以为名。

垫江、涪陵、石镜、宕渠、合川,你的曾用名究竟有多少?

其实合州,在历史上,有许多地方都是这个名字。比合川这个“合州”早的有广东最南端的雷州市,有安徽合肥市西北的合州。但用得最久的,还是合川这个“合”,从西魏沿用至今。

垫江、涪陵、石镜、宕渠、合川,你的曾用名究竟有多少?

▲涪江汇入嘉陵江

至于石镜,则是名源于今合川盐井镇照镜村龙洞沱嘉陵江中照镜石。

垫江、涪陵、石镜、宕渠、合川,你的曾用名究竟有多少?

▲照镜石

照镜石是龙洞沱外的江面上,矗立在江心的巨石,像是一面石头做的“镜子”,有人称为石镜石”,有人称为“照镜石”,故县名更改为石镜县。

作为县名,石镜从南朝坚持到了宋朝乾德三年(965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爷爷名为赵敬,“敬”与“镜”音相同,为避其名讳,石镜县被改名为石照县,意义差不多。

四、最后的名字

在县名为石镜/石照的时期,合川的上级行政区大部分时间均为合州,驻地也在合川。部分时间略有不同,在南北朝北周国时为合州(省级)—垫江郡(地级市级)—石镜县;隋朝时为涪陵郡(省级)—石镜县;元朝及之后,合川降级,关系调整为成都(省级)—重庆(地级市级)—石照/合州。

值得一提的是,涪州及涪陵作为地名一直在现今乌江流域的彭水、武隆、涪陵流动,为何会跟合川有关系呢?

我们能够查到的是,合州在隋开皇年间改为涪州(省级),大业三年(607)更为涪陵郡(省级)。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合州。同时期的现代涪陵区,名为涪陵或汉平,为巴郡(老重庆)下辖的县。至于为何,自然是因为现在的涪江流经合川的缘故,但为何改名“涪陵郡”,涪陵也没啥山,没啥大墓,怎么解释都有些牵强,希望有识之士解答。

元朝之后的合川,以影响力较大的名字作为代称,合州这个名字便固定下来,直至1913年改名合川,一直沿用至今。

五、结语

从县级层面来说,合州的名字变迁顺序为:墊江(褺江)—宕渠—石镜——石照——合州——合川。从地级市(二级政府时为省级)层级来讲,驻地在合川的市级名字为东宕渠郡—东宕渠僚郡—垫江郡—涪州—涪陵郡—巴川郡—合州。

合川名字的变迁,并非随意的调整,而是在急速变化的时代的洪流下,于乱世后调整。也在相对和平的年代,保持平顺的沿袭。

从合川地位的变迁来看,其前后均为县级,作为市级或省级行政区驻地仅在南朝至宋朝之间,其作为地级市级别的朝代,所管辖范围相对于周边的重庆等地较小,影响力较弱的问题也得以凸显。

建国后,1952年,析合川县设合川市,市县并存六年。1958年,撤合川市并入合川县。1992年,撤合川县,设立合川市。2006年,撤合川市,设立合川区。

合川就此定格。

附表:合川名字变迁情况

垫江、涪陵、石镜、宕渠、合川,你的曾用名究竟有多少?

原标题:垫江、涪陵、石镜、宕渠、合川,你的曾用名究竟有多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