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全媒体消息,“老张,目前看来没撒情况,你赶紧去休整一下吧。” 7月7日下午两点,看到雨势渐小,綦江区扶欢镇石足村主任罗玉华掐灭手中燃了半截的烟头,一手拽起村里的地灾监测员张宗国,把他往办公室门外推。
从村办公室回到一片狼藉的家里,雨停了,天边亮了起来,感觉太阳不一会儿就要从云里钻出来,这让熬了一宿和一个上午的张宗国感到了些许安心,他倒头便沉沉睡去。
7日凌晨,这名70岁的地灾监测员,在倾盆大雨中背出了86岁的独居老人,还通知了周边4户9人安全转移。
瓢泼大雨,让他警觉起来
7月6日晚上11点多,哗啦啦的夜雨越下越大,原本已休息的张宗国睡意全无。
他不时跑到窗外看看雨势,心情就像一颗螺丝一样,越拧越紧,“今夜,不会又有灾情发生吧……”
张宗国是石足村生家山危岩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员。生家山危岩地质灾害点的山名叫六家扁,山形比较陡峭,遇到暴雨就容易发生落石伤人。而在山下,一条小河沟静静流过。平日里小河沟性情温和,可一旦遇上暴雨,其势也凶。
2014年,64岁的张宗国刚被任命为地灾监测员的那一年,石足村就暴发了山洪,还有村民因此而受伤,他对此印象深刻,因而一遇到大雨就不敢有丝毫懈怠。
6月22日的大暴雨,已经让小河沟暴涨过一次,河水和泥沙涌到了村民的家里,足有齐腰那么深。6日晚的这场暴雨,虽然不及半个月前那么大,但也足以让张宗国坐立不安。
半夜1点多,翻来覆去睡不着的他,不知道第几次下床看雨势,目测雨势还在不算太大,他又赶紧睡去。
两点多,雨点“啪啪”地打在屋顶上,夹杂着雨点的风“哗哗”地吹进家里,张宗国陡然起身,一个箭步冲到窗边,“不好,我得去看看。”
两次巡查,背出86岁老人
麻利地披上雨衣,拿起电筒,穿上雨靴后,张宗国出了门,查看周边情况。
深夜里,张宗国独自一人走在崎岖的山道上,在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点巡查。
“当时心里还是在担心,毕竟连续落了几个小时了,这土质越来越松,滑坡可能性很大。”巡查后,张宗国更加担心。
没过几分钟,雨声又大了起来。张宗国沿着山路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巡查。再次巡查时,他发现了异样,并判断会出现滑坡。于是,在通知村委会和镇相关部门后,张宗国立即来到了地质灾害点涉及的4户村民家中。
“快开门,有危险。”他先来到了地势最低的张绍明家,用力地打着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张绍明定睛一看是张宗国,知道可能发生灾情,于是赶紧拉上妻子往外奔。
随后,张宗国又赶紧来到了张宗祥、张绍明家里,通知他们赶紧撤离。
正当大家安全转移之时,张宗国突然说道:“没看到王泽芳哦!”
“啊!”几人不约而同地喊了一声。原来,王泽芳是一位独居老人,现已86岁。
话音刚落,张宗国三步并作两步,小跑着向着王泽芳家去了。
刚到王泽芳家,滑落的山石、泥土,便混杂着树枝,从山腰处滚滚而下,抵达了王泽芳家的前门。
“不能开前门,不然泥沙冲进去了,明天更不好清理。”风雨中,张宗国大声喊道。
好在王泽芳的屋子有个后门,后门的泥沙相对淤积较少,张宗国三下五除二撞开了后门,冲进了屋子。
当他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背上多了一位老人。
打起精神,应对接下来的雷雨
凌晨4点多,雨势减弱。
这时候,张绍明居然说自己要回去收拾下东西,把河沟疏通,让大家都好早点回去。
这个举动,让张宗国气不打一处来,平日起总是慢条斯理的他有些生气:“你想得出来,万一遭石头砸伤了啷个办,我负不起这个责。”
张绍明自觉理亏,没敢应声。
清晨6点,天色渐渐亮了。刚把几户村民安顿好的张宗国接到了电话,扶欢镇国土所的工作人员要来查看地质灾害。于是,几乎每周都要上山巡查的他又成为了带路员,哪里的裂缝看起来大了些许,哪里的石头又感觉更松动,他都了然于胸,如今对国土所的工作人员一条条说出来,感觉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
7日晚9点,睡了一下午的张宗国看上去精神抖擞,他打开手机看了看天气预报,“接下来又是连续雷雨,决不能松懈半分呢!”
重庆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安 通讯员 粟勇
原标题:惊魂一夜 70岁地灾监测员背出86岁老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