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季学期即将开启,在2月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对中小学生作业、手机、课后、校外培训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部要求,新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重点抓好几项:强化作业管理,严格控制总量,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与上下班时间相衔接;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新学期重庆中小学校将怎么做?今(24)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重庆市教委获悉,对教育部的新要求,重庆已制定出台了相关举措来落实。
作业:
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
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
“在规范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方面,重庆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重庆市教委曾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明确规定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
老师首先要科学设计作业,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和2小时以内。同时,老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做到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讲评,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
2020年9月,市教委发文对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提出进一步要求。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量,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摒弃机械性、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90分钟以内。高中要结合实际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新学期将按要求对此进行强化管理。”
手机:
确有需求带入校园由学校统一保管
禁止带入课堂
在对手机的管理上,据介绍,近日,市教委转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要按照有关要求,细化管理措施。
具体来说,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课后服务:
各区县结合实际全面推进
学生在校完成家庭作业
为了解决学生“三点半”问题,我市从2017年开始探索实施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延时服务后,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放学时间调整为下午5:30,学生的书面家庭作业在学校内完成。
2020年9月秋季开学,我市全面推进中小学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目前,渝北区、两江新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巴南区等区县中小学已相继推行课后延时服务。“新学期,将进一步推动全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全覆盖,各区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课后服务在上学日下午正常放学后进行。具体服务时间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家长需求等弹性确定,原则上以一学期为相对固定周期,结束时间一般不晚于18:30。中小学生根据自愿原则选择是否参加。
服务内容上,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基础+特色”的思路,通过作业辅导、自主阅读、文体、科普、劳动体验、安全演练等课后服务指导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建立健全课后服务机制,确保课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该负责人表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秦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