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上一次在家做饭是什么时候?社会的快节奏,使得自己动手做饭的人越来越少。
但小编想告诉大家:做饭,其实也是一种“长寿技巧”。
常在家做饭的人更长寿
有一项队列研究表明,爱做饭的人更长寿。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888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十年的随访,其中近一半(43%)的人从不做饭;每周1-2次占比17%;每周3-5次的约9%;每周大于5次则占31%。
与从不做饭相比,做饭能显著降低死亡率,而做饭频次越多,死亡风险越低。每周做饭超过5次,死亡风险降低近50%。即使是调整了身体功能、认知功能、经济状况以及婚姻状况等变量,做饭次数仍然与死亡率降低有显著相关性。
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①外出就餐与在家吃饭相比,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粗杂粮和蔬菜消费显著减少、肉类消费显著增加、油盐超标,使得肥胖、高血脂等的风险增加。
②外出就餐不用公筷的问题严重,而且餐具也不一定都干净,使得幽门螺杆菌、甲肝等传染病风险增加。
③吃完饭后,起身做做家务其实也算是一种运动。据统计,以每小时计算,洗碗、收拾餐具大约能消耗136千卡,拖地可消耗200千卡,扫地消耗250千卡,就连倒垃圾都可以消耗150-200千卡。
在舒缓的运动中,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相反,饭后直接瘫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更容易发生腹部肥胖。
④做饭的意义不仅在于吃,经常自己动手做饭的人,比不做饭的人幸福感更强,这是因为制作食物时付出的努力增加了价值感。
而且家人围桌吃饭的过程中能增进交流,心情更舒畅。
虽然生活忙碌,但更提倡大家多在家做饭。不过厨房也是个暗藏危险的地方,所以我们在烹饪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
做饭不注意这几点,增加疾病风险
1
不宜长时间浸泡蔬菜,营养会流失
很多人怕洗不干净,喜欢将蔬菜放入水中浸泡一会。但是这样的做法会使得一些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流失,尤其是已经切过的蔬菜;而且对于含有亚硝酸盐的蔬菜(如莴笋、萝卜、菠菜、芹菜等),在无氧状态下会增长一种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升高。
建议:蔬菜一般直接用流水洗即可,且洗完后尽量将水分控干后再切。另外,切好的菜最好马上烹调,以免一些营养素被氧化破坏。
2
切生熟食的案板要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在切割生食时,食物中的细菌等会残留在上面,而且部分生食中还可能会携带寄生虫卵。若此后又用于切割熟食,细菌则会以菜刀和砧板为媒介直接污染熟食。
而且即使在使用前用开水烫一下“消毒”,细菌也并不会被彻底消灭干净。
建议:家中最好备三块砧板——一块切菜、一块切生食、一块切熟食。
3
忌油冒烟时才下锅,以防致癌物生成
很多家庭有油锅冒烟再下菜的习惯,认为这样油才熟了。但其实,等油冒烟,油温很可能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再把菜下锅,不仅会破坏食物的营养,还可能让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发生异变,产生一些致癌物。
建议:在烹饪过程中,最好是热锅冷油。
4
炒菜时、炒菜后开油烟机,保护肺
烹调油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油烟,其中含有许多具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质,长期大量吸入对身体危害很大,尤其是肺部。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厨房高温油烟的中老年女性中,患肺癌的风险增加了约2-3倍,危害不亚于吸烟。
建议:炒菜的时候一定要开油烟机,而炒完后还要让它继续工作一会,以免有残留的废气。同时,别忘了开窗。
原标题:爱做饭的人更长寿!但不注意这几点,身体“太吃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