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云南旅游也逐渐火爆。据上游新闻报道,近日,一位新闻从业者在朋友圈爆料称,自己在网上团购预订一家云南旅行社时,因为持有记者证被客服建议不要跟团,说自己怕丢了工作。记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就有媒体曝光部分云南旅行社明确规定不接受律师、记者或导游等职业人员参团,随后相关平台进行了整改。律师表示,这类行为已经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云南省文旅厅则表示,没有发现类似现象,建议记者不要选择过于便宜的旅游产品。(上游新闻 《云南部分旅行社禁记者律师参团:不收“敏感行业”客户,怕被拍购物行程》)
不让记者、律师参加旅行团,原因不言则明——怕被挑刺。更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是购物团的“潜规则”。这样的做法,是典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是对“宰客”等不规范现象存在的默认。都2023年了,没想到还有旅游社如此“掩耳盗铃”,的确让人“一言难尽”。
不让记者和律师参团,就一定能做到“零差评”吗?就不会有人挑刺吗?事实上,这样的想法非常幼稚。如今,社交媒体发达,人人都有麦克风,不只是记者、律师,还有很多网友在面对不平之事时,都能够“路见不平一声吼”,将相关事情通过文字或视频的方式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对旅行社造成的影响,也是一样的。
说到底,旅游业的乱象,并不是记者或者律师惹的祸。不让记者和律师参团,这样的做法并非治本之策。你能防住记者、律师,但能防住有正义感的普通游客吗?对各大旅行社来说,最好的做法并不是限制记者或律师参团,而是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相关操作是否合理?如若能确保所有的行为规范合法,确保旅行服务的质量,又何惧被人挑刺?
此外,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如今个别旅行社的禁止条款,已经涉嫌对消费者的职业歧视,理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介入调查,后续的惩罚与问责机制也要跟上,才能避免记者、律师被排挤在旅游团之外这类荒唐做法。
暑假已至,旅游市场的火热可以预期。在这般氛围下,对于不让记者、律师参团这类抹黑旅游市场的行为,的确应该好好反思了。
特约评论员 许翀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编辑:龙春晖
责编:李洋
审核:陈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
花游首金!中国队获得集体技巧自选金牌
人民日报 2023-07-17 19:42:57 -
渝论 | 女童服装刮起“奶辣风”,家长切莫盲目跟风
上游新闻 2023-07-17 17:22:23 -
G30连霍高速山丹段发生过境车辆相撞事故 已致8人死亡6人重伤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17 16:47:431图 -
赖清德将“过境”窜美?外交部:坚决反对,已向美方严正交涉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7-17 16:47:081图 -
“丝袜门”事件再反复:网传新聊天记录显示各群转发信息有出入
@大风新闻 2023-07-17 16:39:15 -
上海迪士尼一男子突然倒地头部大量出血,回应:类似情况会及时送医
上游新闻 2023-07-17 16:07:231图 -
外交部回应克里与解振华会谈:中方将同美方就气候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7-17 15:40:101图 -
“省直机关”微信群现不雅信息,应尽快拨开“中毒盗号”疑云
上游新闻 2023-07-17 14:28:241图 -
吉林一区政府项目企业5年前向市民借款20万至今未还 区财政局:真没钱
央广网 2023-07-17 14:23:164图 -
克里米亚大桥铁路交通已经恢复,铁轨没有受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17 13:22:26 -
为何台风一来,港交所就暂停交易,原因是…
证券时报微信公号 2023-07-17 12:58:121图 -
湖北黄冈一景区多人争抢漂流船,文旅局:已有专班人员敦促整改
上游新闻 2023-07-17 12:36:331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