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还等着出诊、查房,那边可就任命职务上班接诊了,我们心外科一个病区,现在几乎瘫痪了……”5月20日,“河南近40名专家跳槽郑大一附院”的消息引发关注,有“全球最大医院”之称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此备受质疑。
实际上,此番集体跳槽的专家并非来自“河南省内”,而是来自“郑州市内”,或者更确切一点说,主要来自郑州市内的两家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和阜外华中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其中,前者是郑州市心血管病防治的学科领衔医院,后者是国家规划在河南省部共建的区域医疗中心。
消息传出后,郑大一附院“挖墙脚”的行为招致一片口诛笔伐。对此,该医院一位副院长回应称,“这是我们新院长上任后谋划了几个月,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实施的人才引进战略。”几乎与此同时,5月20日上午,郑大一附院门诊部在南院区举办系列培训活动。据介绍,这是落实“医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
以郑大一附院推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背景,当院领导津津乐道于“随后省内、国内还会有更多的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陆续加盟郑大一附院”时,郑州市内乃至河南省内的其他医院不免瑟瑟发抖——在郑大一附院的金字招牌,以及由此造成的强大虹吸效应之下,自家医院的医疗骨干能否经得住诱惑?
回顾“全球最大医院”的成长史,固然得益于郑大一附院“经营有方”,但同时也受益于河南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优质医疗资源的相对稀缺。经过多年开疆辟土,郑大一附院在医院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毫无疑问落在了人才培养和引进。
资料显示,河南全省超过80%的医学博士都被郑大一附院揽入怀中。尽管如此,郑大一附院仍未放缓“抢人”的步伐。以此次事件为例,阜外华中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作为专科医院,在心血管外科领域领先于郑大一附院,但如果郑大一附院“抢人”成功,此消彼长之下,局面恐怕大不一样。
郑大一附院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没有问题,问题是,如果一家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未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反而扩大了分级诊疗之中的“马太效应”,对于整体医疗环境无疑并非好事。
近年来,郑大一附院对“全球最大医院”的称呼讳莫如深,因为对于患者而言,“最大”往往意味着“最难”。郑大一附院周边,历来是郑州市最拥堵的区域之一,医院内部也始终人满为患。为了获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无数患者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
包括阜外华中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在内,河南已有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近日,“又有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河南”的消息刚刚刷屏。郑大一附院突然发起的“抢人”攻势,势必引发业内焦虑——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旨在助力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推进,而不是为了方便“巨无霸”医疗机构就近“挖墙脚”。
医生跳槽无可厚非,但如此统一行动的集体跳槽并不多见,某些医生不辞而别的做法,更是有违职业道德。
《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并按照双方的约定办理工作交接手续。对于郑大一附院来说,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大规模“挖墙脚”,也涉嫌违反《反不当竞争法》。此次事件如何“善后”,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相比起法律层面的审查,另外一个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无序的“抢人”?
3月1日起,新版《医师法》正式实施,其中一大亮点是开放医师多点执业。毋庸讳言,医师多点执业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医疗技术虽然没有边界,但用人单位往往有“围墙”。占据优势地位者以“挖墙脚”为能事,处于劣势地位者不得不以建“防火墙”为己任——打破这样的困局,不妨拆除横亘于各级医疗机构面前无形的“围墙”,让医疗人才有序流动起来,这才是推动整个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