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消息,4月19日,上海市黄浦区,一名快递骑手正在外滩街道九江路送货,两辆大巴刚刚从这里拉走一批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送他们前往浙江杭州隔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一名负责社区团购的“团长”正在查看当日的团购清单,她的面前摆着到货的豆制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这个春天,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魔都”上海遇到了一些难题。对于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来说,面对商店药店关门、居民足不出户、市内交通管制的境况,还要解决2500万人吃饭和看病的问题,无疑是困难的。保供,成了一件大事。
一位生活在上海市杨浦区的市民说,她每天定了3个不同平台的抢菜闹钟:夜里12点抢山姆或者美菜、早上6点抢美团、8点抢盒马。尽管如此,她总是“没抢到”。人们相互之间的日常问候是,“今天,你抢到菜了吗?”习惯了在网上购物的年轻人,被在线抢菜折腾得筋疲力尽,而那些还没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只能等待援助。
4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上海线上购物难的问题突出,主要是因为很多外卖骑手被封控在小区里,一些物流大仓因防疫要求而暂时关闭,这些都让电商的保供能力不能很好地得到释放。另外,因某些地方疫情升级,部分地区陆路运输物流不畅,一些生活、生产物资被堵在路上,也影响了上海的保供工作。
为了把物资送到百姓手里,一家保供企业从武汉、广州、深圳、北京、昆明等地调派了160名经验丰富、配备专业的员工支持仓库的运行。在这家保供企业的仓库里,记者看到有货车送来蔬菜,打包员将蔬菜消毒处理后打包成箱,转移到配送员手中。有不少临时改行而来的人加入配送队伍,他们有人曾是网约车司机,有人开着一家摄影工作室,有人刚从内蒙古来上海找工作,却恰巧碰到疫情。
原本被困在小区的骑手也走出来,解决保供“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尽管被小区告知外出后无法再回去,他们还是选择走上街头,为市民配送生活、医疗物资。无法解决住宿问题的骑手,夜里只好露宿街头。如今在上海空荡荡的街道上,他们是最忙碌的人,代买水果、蔬菜、肉、药品,代取宠物用药,再及时配送。街头的电动车上,时常挂满各种生活物资包。
4月9日晚上,上海市黄浦区,一家半拉着门营业的水果店前有许多等待买货的骑手。一名市民路过时,好奇地低头往里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9日晚上,上海市黄浦区,一家水果店半开着门营业,不少骑手在附近等待接单为顾客抢购水果、饮料、鸡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2日, 上海市黄浦区,两名外卖骑手在街边休息,他们分别来自内蒙古包头(左)、新疆喀什(右)。疫情初期,他们被封控在家,4月7日从租住的小区外出送外卖,为市民配送生活、医疗物资。由于外出后小区不再允许进入,他们只好暂住街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9日,上海市黄浦区,一名骑手从街边的住处走出。外出后,由于小区不允许再次进入,不少无处可住的骑手只好选择暂住街头。这名骑手在一家小吃店门前用一张布单隔出一块不足两平米的空间临时住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2日, 上海市黄浦区,在被划分为防范区的豫园街道,一家营业的药店柜台上摆满了等待配送的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2日, 上海市黄浦区,在被划分为防范区的豫园街道,三名骑手正在一家营业的药店门外排队取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4日,上海市黄浦区,在一家宠物医院门前,一名骑手取到为顾客代买的宠物用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1日,上海市松江区,一家恢复营业的肯德基门店内摆放着大量等待配送的订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恢复营业后,网上订单很快就“爆单”,由于人力有限,每次他们只敢打开系统几秒就迅速关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7日,上海市青浦区,一家快递公司的库房里,堆满了即将送往上海各个社区的防疫物资。这是一批企业捐赠的价值1000万元的防疫物资,会送往上海全市近200个居(村)委、20万户家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某保供企业仓库存放着政府团购的物资,准备送出。该保供企业从武汉、广州、深圳、北京、成都、昆明等地调派了160名经验丰富的物流专业员工支援上海,让仓配体系得以持续高效运转。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保供企业仓库内,一辆货车送来蔬菜,其中有萝卜、白菜。卸货时,每一袋蔬菜都需要进行消毒。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保供企业仓库内,一名配送员将打包好的生活物资拖到门外,准备装车。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保供企业仓库内,配送员们在休息。这些配送员不少是临时改行,他们原本来自各行各业,有人此前是网约车司机,有人开着一家摄影工作室,有人刚从内蒙古来上海找工作恰巧碰到疫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9日,上海市黄浦区,一名骑手行驶在外滩附近的街道,不远处是已经暂停营业的东方明珠电视塔。
4月19日,上海市黄浦区,一名身穿隔离衣的骑手正行驶在南苏州路上。苏州河边的大滨菊开得正盛,但路上鲜有行人,偶尔有人遛狗,一些闭门不出的人倚在窗边远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在外界的保供力量无法抵达的地方,居民在积极自救。
社区团购成为民间自救的一种重要方式,“团长(自发承担团购任务的居民——编者注)”成了保供的中流砥柱。在上海的不少社区,出现了“鸡蛋团”“蔬菜团”“水果团”“牛奶团”。在闵行区的一家酒店,中外住客轮番当“团长”,帮大家团购不同的物资。“团长”们自寻供货渠道和配送骑手,在人们网上抢菜失败时,他们总能想方设法拿到货物。
在普陀区曹家巷小区的互助群里,几乎从现代日常生活中消失的“以物易物”,再次成为一种常态。有人拿出咖啡和酒,换回蔬菜、鸡蛋。在小区楼道里,人们时常能看见某户门口摆着用各色袋子装着的货物。一名饿了多天的居民在群里求助后,楼栋其他居民和志愿者自发为其送去了食物。
夜里,一些街边的小店会悄悄半开着卷帘门,附近的市民趁下楼做核酸检测的时间,到临时开门的杂货店补充生活物资。骑手们得知一家水果店有货的消息后,纷纷赶到店门前等单,为顾客抢购水果。另一些店铺则选择关门营业,市民线上下单付款后,再由骑手到门店来取货。
一些人甚至开始网购蔬菜种子,在阳台上种菜,或者在小区挖野菜吃。一名常年在上海当司机的安徽人成为社区志愿者,每天,除了送安徽援沪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往返核酸采样点外,他还会将多余的盒饭送给被困在出租屋里、又买不到生活物资的老乡。街头的流浪者偶尔也能吃到他们多余的盒饭。
4月9日晚上,上海市黄浦区,一家杂货店打开店门为附近市民提供生活物资保障,一位市民正在店内购买饮料和酒。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2日,上海市徐汇区,在一个属于封控区的小区,居民拉着小车到生活物资存放点取物资。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2日,上海市黄浦区,一名老年人前往豫园街道益丰大药房买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2日,上海市黄浦区,防范区的一位市民走出家门购买水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1日,上海市松江区,一家超市门前的外卖交接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一名上小学四年级的社区志愿者正在指挥一辆无人配送车停车取药。在这个社区,有4辆无人配送车解决居民生活物资保供最后100米的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4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一名老人用自行车驮着购买的馒头等生活物资走在封闭管理的小区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与此同时,上海也正努力恢复运力,推动电商平台大仓、前置仓等商业节点网点应开尽开。4月16日,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透露,上海电商平台非涉疫大仓已恢复营业42个,非涉疫前置仓恢复营业779个,外卖骑手在岗人数1.8万多人,每天的配送单量180万单左右。
4月20日,有媒体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上海市蔬菜保供批发业务中转站”在江桥批发市场建立,鼓励支持全国各地蔬菜批发经营企业及经营户积极组织货源,通过江桥中转站转运至江桥批发市场交易,持续供应上海市场。这场保供的持久战,在官方和民间各种力量的投入下,正逐渐走出困境。
原标题:上海保供 2500万人的一件大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