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消息,去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希望重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沉心静气,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重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9年3月3日,重庆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决定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全团建议——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下称陆海新通道)明确为国家战略性项目。
这一建议,既展现了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决心,也体现了重庆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和“两地”“两高”目标要求的具体行动,重庆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就要扩大开放,努力打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对外大通道,形成大枢纽,打造大口岸,发展开放型经济,为西部内陆地区开发开放作出贡献。
重庆正努力实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重庆智造的“春节忙”现象
今年春节,京东方重庆工厂热火朝天。
“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产品,春节辛苦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京东方集团党委书记、CEO陈炎顺特地来到重庆工厂为员工加油打气。
数据显示,2018年,京东方显示屏出货量同比增长24%,超越LGD和三星等,成为全球第一。华为、vivo、OPPO等品牌均是其供货对象,所以,即便是春节,也热火朝天加班加点,应对市场需要。
与京东方情况类似,翊宝、万国半导体、鑫景玻璃、美国康宁等企业也出现了订单饱满,过节期间赶工忙的景象。
重庆翊宝智慧电子装置有限公司4000名工人自愿春节加班留守。翊宝主要生产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表、高端平板电脑等高新技术电子产品,且产品均为出口。即便春节期间,也要保持一定产能,满足全球订单。
作为产业链上游的万国半导体也是如此,12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生产车间一直没有空闲过,工作人员穿梭在一台台巨大的机器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操作。春节期间,该企业有近400名员工加班,确保生产任务。
“重庆智造”大受欢迎,让越来越多企业“春节很忙”。另一方面,这恰好说明重庆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开放型经济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越开放,越发展。因为开放,重庆收获了更多来自全球的机会。
2018年4月,韩国知名企业SK海力士启动重庆项目二期工程。该项目投产后,芯片年产量将达到12亿只,占整个SK海力士闪存产品的40%以上,更多的“重庆芯”将走向全球。
2018年8月,智博会期间,德国DHL供应链西南运营中心落户重庆两江新区,将重点选择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产业领域,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物流分拨中心,并以此为载体设立DHL及其客户群的区域结算中心。南岸区政府、重庆经开区管委会与重庆信慕半导体有限公司、韩国株式会社ASEMI签约,共同打造重庆信慕半导体“芯片研发封测基地”。项目投产后,产品将在韩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销售。
2018年12月8日,京东方在重庆开工建设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是继重庆第8.5代TFT-LCD生产线、重庆智慧电子系统智能制造生产线后,京东方在重庆落地的又一重大项目。
一年来,高质量项目加速落户重庆。这些“生力军”的加入,让重庆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外向度明显提升。
2018年,重庆进出口年度总值5222.6亿元。其中,出口3395.3亿元,增长17.8%;进口1827.3亿元,增长12.5%。这也是继2014年的5862.1亿元峰值后,外贸进出口年度总值再上5000亿元台阶。
东南亚“鲜货”丰富重庆市场
春节前夕,陆海新通道开回了数趟铁海联运班列。
每一趟班列都有不少冷链集装箱,里面载满海鲜、水果、熟食品。这些货物,为重庆乃至周边地区的新春消费市场提供了“鲜货”。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时提出,双方要加强“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继续打造好两国共建的陆海新通道,将“一带”和“一路”更好连接起来。
如今,陆海新通道开行一年多时间,迅速形成合力:
陆海新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省份,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为中国西部地区开辟了一条最便捷的出海物流大通道,把“一带”和“一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有机联结起来。这不仅有利于释放中国西部地区开放开发潜力,还有利于深化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成为全球打造合作共赢平台的范例。
今年1月7日,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等省区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共建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范围扩大至八省区市。同时,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也明确表示,将推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这些,也标志着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迎来群策群力。
合则利,陆海新通道运营至今,可谓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12月31日,陆海新通道的三种物流组织形式均已实现常态化运营,其中铁海联运班列共发运805班,国际铁路联运(重庆—越南河内)班列共开行55班,重庆—东盟跨境公路班车共开行661班,服务网络已从越南、老挝、缅甸延伸至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以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借助陆海新通道,重庆汽摩配件等产品运往东南亚地区;东南亚的大米、胡椒、木材、水果等产品,则更好地进入中国。
陆海新通道改变了中国西部与东南亚的时空距离,中欧班列(重庆)则让欧洲与中国内陆更加“贴近”。
2019年的第一天,伴随着汽笛声的长鸣,一趟中欧班列(重庆),满载重庆和全国各地的通讯产品、高精尖机械设备、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从沙坪坝区团结村出发,开往德国。
中欧班列(重庆)是重庆开辟的西向国际铁路大通道,也是众多中欧班列的“前辈”。它从重庆出发,经哈萨克斯坦等国,直达欧洲腹地。仅去年,中欧班列(重庆)便新增了重庆-白俄罗斯、重庆-汉堡、重庆-伊朗等运行线路,去程班列可辐射到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欧洲30多个国家。
2018年,中欧班列(重庆)实现了明显突破,累计开行趟数突破2000班,全年开行突破1000班,达1442班次。
同时,借由这条国际铁路大通道,重庆与欧洲运输货物的时间只需要12天左右。经过多年运营,中欧班列(重庆)货源也逐步丰富,双向班列货源包括笔记本电脑、汽摩产品、机械、服装、母婴产品、整车等。
西、南两条大通道,各自发展之余,也在找寻机会,携手共进。
2018年4月,一批从越南的电子产品,经陆海新通道运抵重庆,在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完成国际物流中转,然后搭乘中欧班列(重庆),运往欧洲。这是重庆首次进行铁海联运国际物流中转,也是一次极有意义的新通道测试,有望让东南亚和欧洲的联系,进一步拉近。
开放平台“朋友圈”越来越大
2018年7月,两台从迪拜进口的中东版帕杰罗汽车,在重庆西部物流园完成清关。
这两台车不简单,它们是陆海新通道首笔以信用证结算的平行进口车,也是内陆第一单以信用证结算的平行进口车。
这也是一次多平台的配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通过多式联运,让平行车进口抵渝;重庆自贸试验区,发挥探索陆上贸易规则功能,让平行进口车实现信用证结算;重庆铁路口岸,发挥整车进口口岸功能,为平行进口车入渝提供支撑。
随着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速,重庆的开放平台不断丰富。在过去一年里,重庆不但分别建设这些平台,还让各平台融合发展,发挥叠加效应,开拓创新形成合力,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源源不断注入动力。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题。截至今年1月,中新双方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共签约137个合作项目,总金额逾219亿美元,项目内容包括金融、物流、交通、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
2017年4月,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挂牌以来,重庆自贸试验区的151项改革任务已落地129项,已出台141项创新举措,其中有11项为全国首创。在这一系列有利举措下,截至2018年底,重庆自贸试验区已累计新增注册企业2.26万户,引进项目1622个,签订合同(协议)总额521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和自贸试验区两大开放平台融合发展,一体化推进,创造出可以复制推广的成功案例。
2018年9月21日14∶00,一架全新的A320NEO飞机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这是重庆航空以经营租赁模式引进的首架A320NEO飞机,也是重庆在飞机保税租赁业务取得成果的体现。
早在2018年初,借助自贸试验区和中新互联通项目两大平台的叠加优势,重庆航空与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中航航空租赁有限公司签约,将在全年租赁引进7架最新空客A320NEO飞机,并通过重庆保税港区入关。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两大平台之力,重庆成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率先成功实施飞机保税租赁业务的城市。
另一个重要的开放平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也积极发挥作用。
在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政策红利下,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已布局包括海航现代物流西南总部、白云空航西南总部等航空关联项目17个,航空产业集聚能力得到大幅增强。
2018年12月17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有望跻身世界机场50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江北国际机场已开通国内外航线300条,其中,国内航线218条,国际(地区)航线82条,通航5大洲26个国家61个城市。
重庆与世界做生意越来越方便
以前一家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时,需要将合同、箱单、发票等同一份贸易单据,分别向海关、检验检疫等不同部门至少提交8次,申报项目高达229个。时间,需要大概45—50分钟。
“单一窗口”的出现,改变这一局面。重庆的“单一窗口”,整合了全市涉及国际贸易的22家单位54个系统,汇集共享11类2519万条信息。基于此,现在报关只需10秒钟。
所谓“单一窗口”,指的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通过一个平台一次性提交相关资料、数据及单证,满足进出口监管部门以及国际物流相关要求的贸易便利化措施。
据统计,运行一年来,重庆“单一窗口”累计申报量180余万票,位居全国前列、中西部第一。其中近三成来自沿海城市。
“单一窗口”只是重庆推动贸易便利化的举措之一,过去一年里,随着多项举措的实施,重庆的通关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
2018年11月,海关总署宣布在中欧班列(重庆)上试运行中哈海关“关铁通”项目。通过“关铁通”这一智能锁,中欧班列(重庆)如同装上千里眼,可以在不开箱的情况下对集装箱内货物、空箱、货柜车或集装箱夹层夹带等进行查验。查验时间从过去的几小时缩短为几分钟,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实现了“海关管得住、企业通得快”。
2018年5月,重庆正式发布《重庆口岸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若干措施(试行)》,共有5个方面,共计19条措施,包括便利单证办理、压缩货物通关时间、降低口岸综合物流成本、建立“三公示”制度等。该文件初步目标为货物提离时间降低1/3以上,口岸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0%以上。
此外,重庆已正式实现“7×24小时”常态化通关保障机制,依托“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在江北国际机场空运口岸货物即到即查即放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其余口岸“7×24小时”网上预约通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放行货物“7×24小时”进出区,跨境电商已放行包裹“7×24小时”自主出区。
一系列贸易便利化举措,让经贸往来越来越符合国际惯例,地处内陆的重庆与世界做生意,变得更加方便。
数读重庆
2018年,重庆进出口年度总值5222.6亿元。其中,出口3395.3亿元,增长17.8%;进口1827.3亿元,增长12.5%。这也是继2014年的5862.1亿元峰值后,外贸进出口年度总值再上5000亿元台阶。
2018年,重庆对美国、欧盟进出口总值为1063.6亿、984.9亿元,分别增长23.2%、16.7%,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比重分别为20.4%、18.9%。重庆对韩国、印度、墨西哥、加拿大等贸易对象进出口呈2至3成增长。
2018年,重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187.6亿元,增长20%,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的61%。同期,民营企业进出口1444亿元,增长18.1%。
记者手记
内陆开放 重庆新名片
陈钧
火锅、山水、夜景……长期以来,这些都是重庆的名片。
但如今,很多人提及重庆时,会联想到“中欧班列的发源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运营中心”“自贸试验区”等一系列与开放有关的事项。
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随着重庆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重庆与世界的接触逐渐变多。位于内陆腹地的年轻直辖市,向开放前沿大步前行。
开放,是重庆打出的“新名片”,也带来了更多合作的契机。近些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企业在重庆落户项目、区域总部,把重庆定位为中国内陆地区的中心。这也彰显了重庆地位的提升。
随着“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推进,重庆必将迎来更多开放带来的机遇。
原标题: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重庆热切拥抱世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