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游评论 > 正文
上游评论 | 杜绝粮食浪费是一项系统工程,“颗粒归仓”方面还可大力挖潜
09-08 10:01:28 来源:上游新闻

微信图片_20200608104844.png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已在国人中迅速行动起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进入小学后就受到的教育。如今50岁以上的人,小时候在饭桌上吃饭时,家长都会监督把碗里的饭粒吃干净,把汤喝完。可以说,凡是经历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饿饭都是饿怕了的。

而改革开放后长大的人,多数都没有尝过饿饭的滋味,往往对餐桌上的浪费不以为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后,大到国家层面,小到一个单位,都分别有了杜绝舌尖上浪费的具体措施,餐饮浪费,已经大为减少。

其实,杜绝粮食浪费,不只是在餐桌上,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天天都离不开的粮食,是一条从生产到消费终端的全链条。在这链条中,有三个重要的环节:生产、收储加工、消费。这三个环节每一个都很重要,都关系到我们的“饭碗”端不端得稳的问题。

如今,生产环节,中央从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入手,得到了加强;在消费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杜绝餐饮浪费后,已引起国人的重视,并有了好的措施来减少。然而,收储加工这个环节的浪费,还没有较好的措施来杜绝或减少。

这收储加工(包括运输)环节的浪费有多惊人?

“颗粒归仓”,这也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目前我们在“颗粒归仓”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据江苏一个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观察,在机械化收割水稻过程中,粮食损失率大多在5%-8%之间。以江苏的水稻年总产量按照2000万吨计算,收割环节损耗5%就有惊人的100万吨稻谷损耗。

笔者见到一个资料,有一位有心人算了一笔账,今年全国小麦总产量约2634亿斤,在收割中,只按总损失率1.2%计算,在收获的过程中,其正常丢损可达31.61亿斤;2018年全国水稻产量约4243亿斤,按总损失率3.0%计算,水稻在收获过程中,其丢损可达127.29亿斤。仅小麦与水稻两项,合计每年收获作业损失可达158.9亿斤,可供约1500万至2000万人生活一年。

在储藏加工和运输环节,浪费也惊人。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达到700亿斤。700亿斤是个啥概念?意味着14亿人近两个月的口粮。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盯着消费端舌尖上的浪费,也必须关注加工储藏运输环节的浪费。

杜绝和减少加工储藏运输环节的浪费,可以说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既需要从农民到从事机械化收割、粮食收储工作、粮食运输、加工单位的人员树立起“粒粒皆辛苦”的意识,也需要科技的支撑。

比如,在粮食收获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收割机械收净不抛洒的效能,在晾晒中,研发和运用好更好的烘干设备,在储藏中,能够有更好的仓储设施和技术等。

而在杜绝和减少浪费这一系统工程中,需要的也是全社会的参与,多部门的合作。因为,吃饭是每一个人都摆脱不了的“第一大事”,节约粮食人人有责,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特约评论员 罗成友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