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晚上9时37分深圳东开往麻城的3224次列车,车厢里充满春节的气息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长江日报消息,1月14日21时50分,深圳东站站台,月光如水,照着3224次列车上的大红窗花越发红得灿烂。
这是2020年春运的第5天,临时加开的3224次列车由深圳出发,途经赣州、九江、浠水、黄州等地,终点麻城,全程18小时38分。这种车俗称“绿皮车”,速度虽慢但票价低廉,即使在高铁时代还是备受欢迎。
36岁的吴海亮走上车,小心翼翼地把行李箱放在行李架的最内侧,放完其他行李,他又把行李箱晃了晃,看是不是放稳当了,行李箱内装着给儿子的新年礼物——一辆玩具赛车,他花一百多元在深圳买的,想给在老家黄陂的6岁儿子一个惊喜。
车上的人越来越多,车厢里拥挤热闹起来,人们笑意盈盈,因为这是一趟回家的列车。
回家:花甲老人实现小目标
14日21时20分,深圳东站内,人头攒动。在3224次列车的检票队伍中,60岁的曾发才静静地跟在队尾,左手提着马扎,右手拎着红色布袋。
21时41分,列车开始检票,老人左手把马扎握得更紧,随着队伍缓缓移动。
曾发才是江西人,来深圳3年了,在建筑工地上当泥瓦匠,每次往返他会坐这趟“绿皮车”,这次没能抢到坐票,他专门准备了一个马扎。
曾发才走到5号车厢的过道处坐下,这里人不算多,可以靠在墙壁上休息一下。
曾发才年收入约五六万元,收入增加了,他还是舍不得坐动车。老人精打细算是因为他每年都有个小目标——2017年,他为两个儿子在老家的3层小楼添砖加瓦;2018年,他想多攒点钱孝敬耄耋之年的母亲,让老母亲吃得更好,穿得更暖;2019年,他希望攒点养老钱,减轻儿女负担。每年一个小目标,每年都能实现。
与风驰电掣的高铁相比,慢悠悠的“绿皮车”仍是不少务工者回乡过年的首选。11年来,从深圳到麻城,1285公里,翻山越岭,价格却定格在89.5元,而高铁二等座的价格为538元。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春运期间加开超过80列“绿皮车”,预计有20万人次乘坐。从麻城、宜昌、襄阳、信阳等地开往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满载游子回家过年。
车窗外闪烁的橘黄色灯光带逐渐消失,老曾知道,灯火辉煌的深圳已远在身后。“过了年再来,鼠年我想攒点钱,给两个孙儿的学习加加油”。
纽带: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
夜渐深,车厢里开始响起香甜的鼾声,53岁的郑仲荣却睡不着,她偶尔起身,到不远处的行李架旁转转,行李架上放着一台平板电视,这是女儿送给郑仲荣的礼物。
郑仲荣有两女一子,大女儿嫁到深圳,小女儿在武汉工作,儿子正在华中农业大学读研究生。
2018年前,郑仲荣的丈夫王新建独自外出打工,郑仲荣在家照顾孩子,现在孩子们都能自食其力了,她也外出打工。
“他爹打工8年都是坐绿皮车,习惯了,车到站的时间我们都熟。”郑仲荣是罗田人,她说,罗田、浠水、黄州、麻城等地,外出打工的人对这趟“绿皮车”有着天然的感情。
麻城市政府扶贫开发办对于3224次列车的评价是,列车如一根纽带,连接着老区和在外务工人员的心,每一次的出发与返程都为数万个贫困家庭带去生活的希望。
时尚:“绿皮车”上的网络主播
窗外越来越亮,28岁的商小伟从座位上睁开眼,喝口茶,看着身边人都已经醒来,他开始练嗓歌唱。
一曲《打工行》唱完,一阵掌声响起,几名乘客围过来,说着“唱得好。”“刚刚在公司组织的歌唱比赛中,我是第二名,奖金2000元。”谈到唱歌,商小伟总是自信满满。
商小伟是3224次列车的常客,2007年,他从麻城来到深圳从事超市理货员。3224次开行11年,他坐了7年。
做理货员是商小伟的第一份工作,早上6时工作,下午2时下班后兼职送外卖,打两份工,除了每月孝敬父母2000元钱,更为实现歌唱梦想。
和刚发展的“列车粉丝”聊完天,商小伟看看时间,已到11时,直播时间到了。他从随身的行李中拿出迷你音箱,打开手机直播平台,“哟,没有多的手机配乐”“没事,我有。”一名年轻人把手机递过来,“直播完了加个微信,我们喜欢听老乡唱歌。”商小伟一笑,选了一首《突然的自我》,在“绿皮车”这一年代感十足的地方,他唱得十分投入。他坚信只要努力,网络上就会有更多人听他的歌。
到站:幸福路越走越宽
16时15分,29岁的田树春从座位上起身,仔细整理着身上的蓝色衬衫和银色西装外套。“要回家了。”田树春喃喃自语道。
田树春在深圳已经工作了两年,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月收入6000元。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次坐3224次列车了。他在考虑春节后是否到武汉光谷就业。因为那里的光电子企业越来越多,在这里就业离家更近,心更定。
“我们以后也可能不会坐这趟车了。”26岁的程瑞松怀中抱着8个月大的女儿,身边是妻子华林。伴随着麻城经济的发展,作为一名电子产品质检员,他想回家乡就业,过上两点一线的生活,给女儿一个安稳的幸福童年。
开行11年来,3224次列车的客运量逐步减少。麻城车务段数据表明:2016年至2019年,从麻城站乘非高铁动车列车来往外地的人数从2015年来持续下降。部分人选择留在家乡或者前往武汉工作,部分人改乘高铁、动车出行,14日的这趟列车乘客有2600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