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消息,今年二季度以来,工国内业生产加速修复,多项先行指标预示工业经济正在超预期复苏。
国家统计局将于7月16日发布2020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消费、投资、工业等经济指标将“亮相”。
多位专家分析,二季度生产修复明显快于需求,叠加季末赶工意愿强,6月工业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但仍需关注消费品行业下滑、出口订单不足等问题。
工业利润指标需进一步观察
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结果显示,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4.69%,较统计局公布的5月值(4.4%)上升0.29个百分点。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生产端看,疫后国内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生产修复明显快于需求,如4月份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速由负转正,5月份进一步提高至4.4%。6月份生产端环比改善趋势将得以延续,且历史数据表明,季末生产端赶工意愿较强,工业增加值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提升,预计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约增长-0.8%。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各地复工复产速度不断加快,用电量、运输生产客运指数、挖掘机指数、制造业和服务业指数等先行指标呈现“V”型反转,二季度三个月的PMI均在荣枯线以上,显示经济正在加速恢复。随着疫情后工业生产加快,预计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回升至4.5%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今年首现正增长,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但累计看,今年1~5月份利润同比下降19.3%,降幅依然较大。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尽管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增长,但疫情影响下市场需求依然偏弱,利润回升的持续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今年6月份以来,制造业PMI回升幅度好于预期、发电量数据超预期增长、粗钢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种种指标的向好都预示着6月工业经济正在超预期复苏。
从先行指标来看,国家统计局6月30日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景气区间,经济恢复势头进一步巩固。
在国内疫情趋稳、市场需求回升的带动下,前期恢复势头略有放缓的企业生产活动加快上升,6月份制造业PMI中的生产指数为53.9%,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运行在53%以上,企业供给保持增长。
发电量快速上升
发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实物指标也被看做是经济的“晴雨表”。
全国发电量继5月增速明显回升后,6月正以更快速度增长。6月上旬全国全口径发电量同比增长约9.1%,高于去年同期发电量增速,也高于5月4.3%的增速。
尽管6月全月发电量数据尚未公布,但从五大发电集团日耗煤量的同比增速来看,6月上、中、下旬分别为11.3%、8%、8.3%,全月同比增速9.1%,可间接反映6月整体发电量增速并不低。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发电量超预期是6月份中国经济进一步向好的体现,并且预示6月份工业增加值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大。
6月份铁路货运量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2020年上半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6.95亿吨,同比增长3.61%,增速达到上半年最高峰;其中6月完成3.05亿吨,同比增长7.77%。全国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有16个货物发送量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沈阳、西安、济南、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增幅超过10%。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研报指出,随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预计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将进一步适度加快。影响工业生产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外需不足导致工业出口交货值下降,部分服装、皮革等消费品制造行业出现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表示,当前工业生产总体恢复向好,但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值得关注。一是行业和产品回升力度有所减弱,二是消费品行业出现下滑,增速由4月份增长0.7%转为5月份下降0.6%;三是出口订单不足,工业出口交货值由增转降,5月份同比下降1.4%,部分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出口交货值下降10%以上。
江源表示,应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进减税降费,鼓励和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帮扶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不断巩固工业经济稳定回升的态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