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海航集团宣布,收到海南省高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海航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海航集团破产重整。
破产重整虽然事儿大,但海航集团党委书记在破产重组消息宣布的同时,发出的那封致10万“家人”的信,对于海航人和海航集团来说,一样意义重大。
创立于1993年的海航,通过买买买,业务版图不仅囊括了航空领域,还横跨旅游、地产、零售、金融、物流、船舶制造、科技等众多产业。繁盛时期,其总资产规模超万亿元人民币。
海航集团的流动性危机始于2017年下半年,彼时,海航集团被迫从从前的买买买模式改为卖卖卖模式。虽然三年多来一直苦苦挣扎,但无奈当初挖下了太多的坑,埋下了太多的雷,特别是面对短债长投导致的偿付压力,又遭遇新冠疫情黑天鹅,海航集团被迫走向破产重整之路,以期通过破产重组,将包袱卸下来。
那么如今的海航集团还剩下什么?
海航如今剩下的最大宗资产无疑在航空领域,据公开资料,海航集团旗下参控股航空公司14家,商用机队规模近700架;其次是将近30年来积累下的“海航”二字,也即品牌资产;纵观海航集团的业务领域,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最重要的是“人”,而且是具有优质服务能力的“人”,也就是服务价值,这是海航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飞机可以买来,品牌也可以靠钱靠策划快速堆积,但一个资产曾经达到万亿、现有人员10万的企业集团,优质的服务能力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长出来的,买不来,也急不来。
更重要的是这种服务能力具有飞轮效应,一旦飞行失速,坠落到地,要重新启动,则会比原生过程更加艰难。因此,队伍的服务价值对现在的海航集团来说虽然无法用数据表达,但其价值并不亚于目前海航集团账目上的类似飞机在内的一切可计量资产。
破产重组,则似一枚炸弹引爆,可以瞬间改变飞轮的自转方向与速度,让其失衡坠落。因为,毕竟在过去的三年,10万员工都是在猜测、疑惑、迷茫中等待,等待一个基于集团何去何从的未来。
而海航党委书记顾刚通过一封“家书”的方式,将海航集团过往的问题、面对的困难、现在的努力、受到的帮助、未来的预期一股脑儿地端出来,而且情真意切,相信对海航人,会具有释疑、解惑与打气的作用。而对外,除了一次品牌形象的修补,还能让债主、投资人以及合作伙伴等等,清晰地看到未来和希望。
因此,这封“家书”带给海航集团的价值,本质上是对海航服务价值的保值之举,可以说“一封家书”抵万金。
附链接:
https://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21-01-29/doc-ikftssap1759322.shtml
作者:张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