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迈过1万美元门槛,有多了不起?
07-22 07:06: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消息,最近,一则“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超过1万美元”的消息成为不少人线上线下热议的话题。

作为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所蕴含的重要民生指标之一,人均GNI(国民总收入)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几十美元增至如今的1万美元以上,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低收入国家、再到中高收入国家的跃升,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全面小康有了更高的含金量。

了不起的成绩

“突破1万美元,了不起!”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最新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数据,引来网友纷纷点赞。

人均GNI为何如此受关注?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对本报记者分析,理解人均国民总收入,首先要看国民总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注释,“国民总收入,原称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总额”。

“GNI和我们常关注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都是重要的经济指标,二者的差别在于,GDP是个生产概念,主要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变动情况;而GNI主要反映一个国家收入水平和宏观收入分配状况。因此,GNI除以年平均人口计算得到的人均GNI主要反映的便是一个国家获得收入的人均水平,是衡量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指标之一。”

那么,人均GNI迈过1万美元门槛是个什么水平?又意味着什么?

纵向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均GNI处于很低的水平,到1962年只有70美元,到1978年也只达到200美元。但改革开放后,人均GNI水平大幅提升。2010年,我国人均GNI达到4340美元;2019年,进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比1962年增长147.7倍,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按世界银行标准,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2020年,我国人均GNI继续保持在1万美元以上。

横向来看,我国人均GNI在1962年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6%,2018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5.3%,比1962年提高了70.7个百分点。世界排名方面,2000年,在世界银行公布人均GNI数据的207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排名仅为第141位;2019年,在公布数据的192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上升至第71位,较2000年提高70位。

专家指出,无论是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大幅增加还是从全球比较来看,中国人均GNI突破1万美元都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绩。特别是考虑到人口规模,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其他哪个包含14亿多人口的区域能实现人均GNI超1万美元。而且,不单单是一个数据,中国人均GNI的增长还更多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上。

居民收入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

听说人均国民总收入已超过1万美元(以人民币计价,7万元以上),在江苏盐城一家钢铁厂务工的王东深有感慨:“国家的发展真是越来越好了,我们老百姓特别自豪。”

不过,王东也有些疑惑。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现在的工资每个月5000多元,一年下来的收入接近6.5万元,在当地不算低,但感觉还够不上人均国民总收入的水平。

据了解,对于人均GNI破万,大家称赞这一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像王东一样,疑惑“自己拖了后腿”。

对此,白景明解释道,人均GNI和日常所说的居民收入并非同一个概念。从分配的角度来看,宏观收入分配的主体不仅包括居民,还包括企业和政府,在收入形态方面体现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方面。因此,从规模上来看,人均GNI是要高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既然和收入不一样,那是否意味着人均GNI破万和个人的关联并不大?其实不然。这就好比分蛋糕,做大了,大家分到的蛋糕也会随之增加。事实上,中国人均GNI增加也更多体现为居民个人收入的较快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扣除价格因素后,2011年—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2%,十年累计实际增长100.8%,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

把时间轴拉长,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持续较快增长,不断迈向新台阶。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首次跨入3万元大关,比2000年实际增长4.4倍,年均实际增长9.2%。我国居民用60年时间实现了人均可支配收入跨万元大关,分别用5年时间实现跨2万元与3万元大关。

7月15日,“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半年报”发布,其中居民收入增长继续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2%。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收入增长接下来仍然会得到比较好的支撑。

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在已突破1万美元的基础上,人均GNI未来能否继续保持增长?

据了解,从数量上看,中国人均GNI与人均GDP数值基本相当。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中国经济还有很大发展潜力,这也意味着,随着GDP继续保持增长,人均GDP与人均GNI都还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1年上半年GDP为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刘爱华表示,从供需循环、市场信心、内需持续增强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还是有望保持持续稳定复苏的态势。

对于中国经济,国际社会纷纷看好其增长前景。6月初,世界银行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8.5%;5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把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预测的7.2%上调至8.2%;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8.4%。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全球评级公司日前也表示,鉴于中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并迅速开展疫苗接种工作,预测2021年中国实际GDP将增长8.3%。“未来几年,中国有望维持高于中等收入经济体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率。”

从个人收入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完善”的目标,包括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工资收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规划》还提出,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点,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有助于在人均GNI持续增长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让更多人的‘钱袋子’鼓起来,推动缩小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白景明说。

前景向好,挑战不容忽视。7月1日,世界银行发布高、中、低收入国家的最新分组标准,人均GNI大于等于1269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小于等于104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介于1046美元至12695美元的均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专家指出,这意味着,虽然中国的人均GNI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但目前还是处在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依旧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当前,“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仍需重视。

“面对风险挑战,我们要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多下功夫,推进绿色发展。”白景明说,总的来看,中国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特别是在去年受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没有出现结构失衡、恶性通胀及失业率大幅上升等情况,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人均GNI继续保持在1万美元以上,这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增强了底气与信心。

原标题: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迈过1万美元门槛,有多了不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