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5A景区“私坟”遍地 墓葬困局如何破解
08-13 07:12: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消息,想去知名景区踏青采风,沿途所见却仿佛到陵园“上坟”——这既不是恐怖片里的桥段,也不是荒诞小说的内容,而是东部沿海地区某5A级景区的真实场景。近日,据《半月谈》报道:在这处景区的东侧山体,顺着山道一路向东,一大片墓地将附近唯一的山道包裹其中,墓地中大约有近百座坟头,大部分都立上了墓碑。游客想要向前游览,必须走过这片墓地,既让人很不舒服,也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和景区形象。

本应立于陵园之中的坟冢,为何修到了景区内部?答案当然是私搭乱建。据该市园林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坟头绝大部分属于违规建造的私坟,且有不少老坟早在山体划归风景区前就已存在。2019年,当地民政局负责人曾表示,在这处5A级旅游景区内,散乱坟墓达600多处、共6.5万座,全部散布于山林地带。这些坟墓的存在,不仅给游客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也毁坏了大量山林。这一局面倘若得不到有效治理,必然对当地的文旅和环保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其实,“景区变陵园”这样的荒唐事,只是各地墓葬管理工作困境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许多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非法墓葬问题的挑战。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民众坚持死者应当“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排斥纳骨堂、节地生态葬、骨灰海撒等新型葬法,对立碑立墓有极强的执念;另一方面,城市中可用于殡葬的土地资源和公共殡葬设施相对稀缺,也加剧了供需两端的矛盾,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早年间,一些地方的殡葬管理工作较为松散、混乱,当地居民对土地用途、生态保护没有什么意识,当有家人去世时,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就近下葬,相当一部分私坟,都属于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与此同时,合法墓地的售价与租金日益高企,也让一些不愿承担高价的人,不惜冒着违法违规的风险,将坟地私设于山野之间。

要彻底解决这些地方的墓葬乱象,有关部门要做到“两手抓”:一手“去存量”,尽可能以不损害立墓者感情的方式,分期分批地将违规建造的私坟迁移到正规殡葬地点;一手“防增量”,通过更合理的殡葬服务规划化解供需矛盾,同时加强对山区林区的巡查监管,防止私坟继续“冒头”。

在这两方面的工作中,“去存量”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体力活”,相比之下,“防增量”更加考验施政者的智慧与手腕。有关部门应当意识到:在中国老百姓眼里,“生老病死”中的“死”这一环相当重要,如果对民众的殡葬需求“堵而不疏”,难免造成“这边堵住那边漏”的尴尬结果。对此,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让民众从“活得起、死不起”的高价丧葬困境中解脱出来,同时也要调整城市规划思路,打破墓葬资源城乡分布、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现状,以满足各地区的民众需求。

当然,长远来看,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大中型城市,土地必然会越来越稀缺。为此,社会还应及早布局,一边对节地殡葬产业加大投入,一边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让“绿色殡葬”的观念取代传统的“入土为安”,逐渐为更多人所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有关部门切忌操之过急、粗暴干涉,否则很可能造成民意反弹,只有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才能在保障社会和谐的前提下,实现化解殡葬矛盾的政策目标。

原标题:5A景区“私坟”遍地 墓葬困局如何破解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