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消息,“双11”刚过,有个新闻上了热搜:宁波一位40多岁的女士无法控制买东西的欲望,每月花巨资购物,被诊断为购物成瘾障碍、焦虑症。
看到这一新闻,有网友惊讶:购物也是病吗,怎么听着像瞎编的呀?
也有网友担心:我“双11”也买了很多东西,不会也有病吧?
另一些人则嗤之以鼻:这哪里是病,是炫富吧!我肯定得不了这种病,因为我没钱。
其实,以上这些想法,都是对“购物成瘾障碍”的误解。
“这是医生瞎编出来的病吧?”——真的不是
虽然,目前主流诊断精神障碍的标准里还没有正式叫“购物成瘾障碍”的疾病,但确实有类似的心理障碍,研究者们已经对相关现象和症状做了多年研究。
目前主流用于诊断精神障碍的标准主要有《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在ICD-11中,“其他特指的冲动控制障碍”下就有名为“强迫性购物障碍”的子分类。而在DSM-5中,虽然写道“并没有包含购物成瘾,因为目前尚未能明确描述它的病程”,但一些研究者一直在呼吁将购物成瘾障碍单独列成一项精神障碍,认为它兼具强迫和成瘾的特征。
而且,可别以为这是网购、“双11”火了之后才有的现象。早在1899年,德国精神病学家Emil Kraepelin在他的《精神病学教科书》第6版中就提到了病态的购买倾向,只不过当时大家只能在线下买。而到了当代,随着购物手段增加,有这种障碍的人可能比你想象中的更多,2016年,一项相关分析纳入了16个国家、49项研究、超3万人的数据后,估计有强迫购物行为的人在整个社会中的大约占5%。
“我‘双11’下了10个单,是精神障碍吗?”——还不用担心
购物障碍远不止“购物”“下单”这么简单。新闻中的那位女士,在几天里先后买了100多袋大米,每袋有20斤,远远超过了小家庭的需求,并且已经在近一年来的每个月开销都达巨额,而我们的“双11”只不过会囤点货,不会月月这么买的。
学界认为,有购物成瘾障碍的人会有这些表现:对购物极度痴迷;有不可抗拒的购物冲动;反复过度购买;没法控制自己。尽管在购买后会内疚和后悔,知道这些行为会导致家庭不和、工作障碍、财务问题等,但患者会把这种行为当成应对其他压力、缓解负面情绪的唯一方法。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中,除了看症状表现,往往还有“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这一点。我们虽然总开玩笑说“过完‘双11’要吃土”,但也不是真的把日常开销全拿去购物了,正常的生活还是可以继续,甚至买的东西是为了让日常生活更好。所以,即便是“双11”下了很多单,我们也没必要代入自己、过于担心。
“有钱有闲的‘贵妇’才会得这种病!”——误解大了
这句话对心理疾病的误解太大了,说“购物成瘾障碍都是富裕闹的”就像说“抑郁症都是闲的”一样,缺乏共情。
学界对购物障碍的定义中有这么一句话:购物成瘾障碍患者会把购物当成应对压力的唯一方法。也就是说,理解购物成瘾障碍,不能只从购物行为本身来找原因,还要看患者是否面临着其他难以排解的压力。
新闻中这位女士是在孩子上寄宿初中后,才出现了这种异常的购物行为,并且诊断中还有同时发生的焦虑症,也就是说,这位妈妈很可能是因为孩子离家后,感觉到难以自控的压力和焦虑,比如由于缺少自我价值感,才做出了后续的购物行为来缓解焦虑。这种焦虑毫无疑问是痛苦的,需要药物治疗、心理疏导以及身边人的支持。
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购物成瘾障碍和买买买呢?
心理师认为,应该抱以对所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症状的共同态度:对自己的情况怀有适当的警觉性,在一种行为或症状发展到即将失控时,知道自己应该求助了,但同时也不必过度担心,不要随意给自己贴上心理障碍的标签。别对患者横加指责,因为无论是怎样的心理障碍,人们内心承受的痛苦都是一致的。
原标题:“双11”疯狂剁手是“购物成瘾障碍”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