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历史 > 正文
秦国变法理论的《商君书》,到底写了什么
07-12 09:49:05 来源:历史D学堂

商鞅,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进行了著名的“商鞅变法”。正是在此次变革之后,秦国才一扫之前积贫积弱的颓势,得以转弱为强,收复失地,并积蓄国力,进而东出函谷,逐鹿中原,一统天下。

但这场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各王朝都影响深远的变法运动,其具体的改革内容却记载寥寥,语焉不详。史书上只是大略的介绍了一些诸如:“什伍连坐”“军功授爵”“禁私斗”和“鼓励农耕”的名称,具体执行时的条文细节,则无从得知。至于变法的效果,《史记》记载是:“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216157907e77e2cace496eb75fc6b12a.jpg

因此,我们只能从流传下来的法家代表作之一的《商君书》中的文字来间接的了解其变法的思想和内容。

之所以说“间接”,是因为它虽然冠以“商君”之名,但据考证,其中的很多篇章并不一定是商鞅所作。因此,如果里面有些内容令人感到恐惧,厌恶,愤恨,不近人情,我们也可以自欺一回。或许这些并不都是当初商鞅所为。

《商君书》的内核,一言以蔽之,一曰“壹民”,二曰“弱民”。其中所有篇章所涉及的关于政治,经济,军事的一切,都是完成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555168353037968f42583f460eed831e.jpg

《商君书》的第一个思想:壹民。

所谓“壹民”,即国家只需一种“人民”—耕战之民,平时种田,战时攻敌。

自然的,国民也就只做一件事:农战。其余诸如“商人”“士人”“技艺之民”则是蛀虫,是害群之马,要压迫之,歼灭之。

正如《商君书》中的《算地》篇所说:“入使民壹于农,出使民壹于战……民壹则农,农则朴,朴则安居而恶出。”

注意,这里的“朴”可不是“纯朴”,而是要让人民变得愚朴顺从。具体到方法,《商君书》可比诸子百家其它学派所用的文化教育要“高明”的多,它天才般的使用了经济的手段,直达根本,意图从经济一元达成政教一元。

《说民》曰:“民之所欲万,而利之所出一。”纵然人民的欲望千差万别,但只要用专制的强权限制除了“农战”以外的一切谋生手段,那么不管是为了获得财富还是仅仅只是为了活着,人民就不得不服从于专制君主国家所预设好的道路。

eaa61d1a20f8da6a3083e497d864f654.jpg

毕竟,在《商君书》的作者看来:“国之所以兴者。”唯有“农战。”

这种无视国民意愿,用国家机器把全社会所有资源统一到政府目标上的做法,在伐交频频的战国时代可能有它现实的合理性,有效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理论,它只适合非常时期,若是依此实行,传之万世,那必定会遗祸后世。

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无视个人意志,个体差异的专制理论。在这种社会里,对个人梦想和幸福的追求是一种原罪。一定要被彻底铲除,人民只不过是零件,是耗材,是统治者手里廉价的“工具人”。

b0f06ff68d9fd4022edaa26e2014e2e7.jpg

除此之外,“壹民”还有个更为严重的后果:即消灭私人空间,使每一个个体都处于国家和他人的严密监视之下。商鞅的户籍制度,什伍连坐之法,就是要让人与人之间相互纠察,监视。告发奸行者,重赏;隐匿不报者,重罚。什伍之内,一人有罪,父母,兄弟,妻子,朋友,全部株连。

按《商君书》中所说:“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而不害于亲,民不能相为隐。”

就连亲人之间都要相互告发,真是“大义灭亲的典范啊!

若能如此,君主则可以“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才能“兼天下之众,莫敢不为其所好,而避其所恶。所谓强者,使勇力不得不为己用。”

《商君书》的作者在写这段文字时应该是无比自豪,自信,自得。可在我看来,这样的君王是不是更像一只处于蛛网中心的大型蜘蛛,随时捕捉着每一根蛛丝的轻微震动,伺机猎食着不慎落入其圈套的无辜生命。

0680f83e9518c50d4a99e23143352647.jpg

《商君书》的第二个思想:弱民。

其思想自然还是要让人民软弱,顺从。我们都说国富民强,民强国富,但《商君书》中却是民弱国强,民强国弱。似乎人民和国家是相互对立的存在,双方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对此,我们也许会觉得不可理喻,但在专制论者看来则是合情合理,只有人民愚昧,柔弱,顺从,才能便于控制,利用和剥削。只有人民一盘散沙,自己的统治才坚若磐石。

攘外必先安内,《画策》篇中就说过:“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治其民者也;能先胜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

28f99d4596fa4aff952933f7627bd5c1.jpg

不仅如此,《商君书》还贴心的为君主从政治,经济,教育三个方面谋划了具体的弱民手段。

政治:实行流氓政治,小人政治,以弱民消灭强民,以奸民控制良民。

为什么要用弱民消灭强民呢?因为如果用强民消灭强民,那最后剩下的还是强民。但若用弱民消灭强民,那就只剩下弱民,而弱民,很好控制。

为什么用奸民驾驭良民呢?因为地痞流氓独霸一方,鱼肉乡里,如果民众能长期忍受奸民,那自然也就学会了服从。同时,由于民众面对流氓恶霸没有指望,他们自然就只能依赖专制政府,而专制政府又可以借此惩治流氓小人,树立威信。然后再次创造新的流氓小人,如此循环往复,维持一种畸形的共生关系。这就是《商君书》中所谓的:“以奸民治,则民亲制”的道理。

85989840063e92f4f39c5a934368b10b.jpg

经济:剥夺个人资产。

不得不说,《商君书》中的某些观点,在正常人看来真是有些匪夷所思。

比如《去强》篇所说:“治国能令贫者富,富者贫,则国多力,多力者王。”

要让贫穷的人富起来,这还能够理解,但又要让已经富起来的人变得贫穷,接着还要让富起来的人再变穷,让变穷的人再富起来,如此返复折腾,真是奇哉怪哉。

孟子曾说过:“无恒产者无恒心。”可能,《商君书》的作者就是希望人民变得没有“恒心”,变得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只能祈求于专制国家,专制君主的施舍和保护吧。

841b9fbf40d07ad4b34988bf0b224b81.jpg

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剥夺人民自立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完全失去独立的可能。

 比如,说客善于言谈,隐士精于思想,勇士依仗气力,匠人拥有手艺,商人依靠才智。他们都有一技之长,并以此自立,自恃,因此要夺走他们这些赖以独立的本钱,让他们不能依靠自己,只能依靠国家,只能依靠君主,这样,他们才能变成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仆人和奴隶。

总之一句话,人民就像鸟雀,要控制他们,就先要剪断他们赖以生存的双翅。

故专制之要务,最重要的就是让人民失去独立的经济来源。

6915bbb0bd81c6683048e1e344ea35cf.jpg

教育:壹教

何谓“壹教”。“所谓壹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群党、任誉、清浊,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以独立私议以陈其上。坚者被(破),锐者挫……然富贵之门,要存战而已矣。”

列出这么多品质,又全部加以否定,总之,否定除了“农战”以外的全部品行道德。你坚强,就破败你,你锋利,就折断你。

因此,在《商君书》的教化体系里,没有诗歌,也没有音乐,至于杂耍表演,就更是令行禁止,只有努力耕作,上税,打仗。至于其它,则被认为是无用的,邪恶的,只会让人民荒于耕战的奇技淫巧。

从某种角度来看,《商君书》并没有什么教育理论的建设,它只是不断的禁止这个,禁止那个,以创造一个单一的,僵化的社会。

fcb7bf32f33d334c63656fe3353af242.jpg

我们很难说商鞅变法的内容与《商君书》中所体现的理论有多少是一样的。事实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一直以来也是毁誉参半,前后矛盾。

一边是“秦民大悦。”一边是“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也许,真正的历史情况我们永远也无法探明,但有一点,则是肯定的。那就是《商君书》这本法家著作本身所透露的思想应该要被批判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商君书》和其它法家学派所倡导的法制理念。其中的“法”与现在的法完全是两回事。他们的“法”的上面还有一位君主,所有一切的法令都是以维护君主的个人权利和统治为第一要务,而民众的权利,国家的存亡是排在后面的。这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一家一性之法。而《商君书》正好为封建帝王提供了逻辑严密,言简意赅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是他们的百宝囊和杀人刀。

而且,最重要的,《商君书》从成书之日起,它的的思想就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一直没有断过。

参考资料:《商君书》   作者 商鞅及其后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