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线路仅一辆车一个驾驶员 串起了山里和山外的世界
10-02 15:11:59 来源:慢新闻-重庆晚报

慢新闻-重庆晚报消息,仲秋时节,南山之上,凉风习习。

国庆节第二天的上午,一辆橘黄色公交车从盘旋的山路上下来,到站了,车门“嘭”地打开,背着背篼的村民李思兰大姐上车,刷卡、和驾驶员打招呼……

今天的乘客不算多

一切都显得如此娴熟。关上车门,车厢里的乘客就像一家人一样开始唠嗑:等了十分钟,我估计张师傅要来了赶紧收摊,没想到真的来了。

这辆331路公交车,运行区间是老龙洞到邮电大学,也是这条线上唯一的一辆公交,作为这条线路上唯一的驾驶员,张长余就像家人一样的,和周围的村民熟络着。 

四年

这条线路仅一辆车一个驾驶员

每天上午,一辆牌照为渝BA53280的黄黑相间的公交车,从老龙洞出发,行驶在南山郁郁葱葱的山间公路上。驾驶员名叫张长余,沿线居民都亲切地叫他张师傅。张长余在331公交线路上已近4年,也是这条公交线路上唯一的驾驶员。

△他和他的车

据南部公交介绍,2013年10月14日,重庆邮电大学至老龙洞的331路公交开通,这是当年南岸开通的第一条农村公交线路,给沿线的南山金竹沟、龙井塝、窝子沟等地的居民带来了福音——孩子上学、居民出门都不用再坐面包黑车了,老人还可以刷免费卡。

然而,331路公交的运营却不理想,由于农村公交沿线住户普遍分散,乘客量不大,331路公交平均一天下来最多只能载100余人次,所以公交公司只在331路投入了一辆公交车,张长余就是这辆公交车的驾驶员。 

坚守

他和他的公交车

渝BA53280是辆迷你型巴士,13座,没有空调。

清晨5点,家住黄桷垭的张师傅起床了,吃饭后出门,坐三轮车到4公里远的新力村公交站场开公交车,5点40分到达公交站场后,例行检查、打扫公交车厢,用抹布清理车上的陈旧垃圾。

5点40分,张师傅来到新力村站场

例行检查

例行检查

打扫车厢

每天早上6点15分,张师傅准时抵达邮电大学公交车站。6:30,首趟公交从邮电大学公交站出发,走进金竹村里,便开始了两地往返的13个公交站之旅。

6点,驶出站场到邮电大学起点站

一条公交线路,一辆车,一个人。张长余就是那“一个人”。

10月2日上午9点多,张长余的公交车从老龙洞站发车,经过了几个站却没有太多的乘客,张长余驾着空车,记者在身后拍摄着他孤孤单单的背影,车辆行驶在郁郁葱葱的道路上,显得有些孤寂,车行至老龙洞,由于路面极烂,时速5公里仍颠得厉害。

行至老龙洞,路极烂,颠得很,张师傅小心熟练躲避大坑

按规定,张长余两天一休,休假当天则是由383公交线路的一位师傅代班,“这四年,本来公司一直想安排一位固定顶班驾驶员来和我轮着开,但各种原因都没能坚持下来。”张师傅说,后来,就是383的公交车师傅在自己休息那天帮忙代班一天。

“这里和市区不一样,遇到赶场、卖菜、娃儿上下学和婚丧嫁娶,坐车的人特别多。”张师傅在歇空的时候和记者聊了起来。

因为这条线路只有张长余一个人,所以331路没有自己的公交调度室。老龙洞居民楼一处门面租用成383的公交调度室,张长余和“3280”就蹭在383路公交车的调度室里,把这里当做大本营。一台老式冰柜,一个微波炉和一台老旧空调,便是383公交调度室的所有。

跑了一趟回来,张长余来到茶水桶前,给自己的杯子灌上满满的一杯水,猛地喝了一口,然后赶紧找了个厕所。“夏天汗水流得多,喝水多,现在天气凉快了,沿途厕所也少,我喝一点润润嗓子,免得找不到厕所。”等身上的倦意散了,张师傅的下一趟旅程又开始了。

在“蹭来”的调度室写安全报表

账本

心中那本没字的账

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7点,在老龙洞和重庆邮电大学来回22趟,有时发车完毕还要驾车到山下的南坪公交站场做保养。

“只有这一辆车,要是出了问题就坏事了。”张长余说,山间道路坡陡、路窄、弯急,所以公交车偶尔会“罢工”,这时只有求助383路,让他们那条线调车子来解急。

虽然这条一个人的公交线路条件相对艰苦又几多寂寥,但张长余还是坚持了下来。

“跑久了,乘客都和我熟了,多少都有感情在。”张长余说,“即便没有乘客,也得按点发车,因为居民很熟悉331路的班次时间,大家都算好时间出门办事,就等着我按时来。”

心中的账本没有字,却字字充满温情:黄沙坎站有5个娃儿上车到金竹小学,如果某一天少一个,心里会想是不是生病了?或者搭其他车走了?张二妹在四公里上班,龙井塝的4个阿姨在沿途那几家火锅店打工。

这看似简单枯燥的一来一送,张长余却花着心思,乘客的搭乘习惯早已烂熟心中。

“每天早上,孩子要去金竹小学上学,居民也喜欢这时出门,有不少是工作上班的,那时是高峰期。”

哪天金竹村的人结婚要去街上办席,坐车的人比较多;哪块地里的玉米熟了,大小箩筐会装车上拿去卖;哪时孩子放学了,回家路上要开得平稳……

往返数年,在这条孤独的331公交线上,张长余一直少言少语,但心中装的是与居民满满的感情,尽管他始终是“一个人”。 

守护

一个人守护一条公交线

有部老电影,名叫《那山那人那狗》,讲的是当年大山里的一位“乡邮员”,说:山里的人“几天不见县长没关系,几天不见乡邮员可不行”。张长余就是这样的人,工作虽平凡简单,但对南山山里人来说,几天不见他可是不行。

“我们每天都是坐张师傅的车,他要开上一整天不休息,要是能给他换台好车就好了!”

“如果能开对线,张师傅就不那么辛苦了,我们坐车也更方便!”

“张师傅车开得好,对人也不错。”

居民们谈起张师傅,不光是要为他点赞,还有很多人主动申请要对他多关注和“关照”,言语间就像家人一样心疼他。

家住车站附近的苏女士,把时刻表存在手机里:“车准时得很!我都是比到时间来。”

乘客苏女士把时刻表都存在手机里:“眼镜师傅的车准时得很!我都是比到时间来坐车。”

和乘客感情最深的张师傅也期望,如果这唯一的公交车能装上空调,老乡就不用夏季顶着车厢内50℃的高温坐公交车了。

用张师傅的话来说,这份工作干上了,就不是一天两天,三趟五趟。

春夏秋冬,一个人跑一条线,没有同事的孤独其他人没法理解,自己每天重复着孤独。

“一个人”默默行驶在大山里的公路上。

“一个人”守护着一条公交线。

“一个人”串起了山里和山外的世界。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王渝凤 毕克勤

原标题:一个人一辆车的公交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