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委员、代表谈“容貌焦虑”:增加美育教学,让天然成审美导向
03-10 18:33:15 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消息,有媒体调查显示,中国近六成大学生新添“容貌焦虑”,更有年轻人因此而产生“社交恐惧”。本应处在“颜值巅峰”的大学生却为容貌而焦虑,如何实现所谓“二十不惑”成为困扰这届青年人的一大问题。

返璞归真:让天然成为审美导向

“什么叫美丽?其实很难讲,各花入各眼,没有什么称得上是最美丽的,但笑容是能够让人变美丽的。”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邝美云对中新社记者说,一个人的容貌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要守住一颗平和的心,用微笑和眼神传达善意,自然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欢,这种美是发自内心的、天然的,也是最珍贵的。

全国政协委员边巴拉姆表示,当下有许多自媒体内容给社会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谁长得好看、或者谁拥有的资源好,就会成为青年追逐的偶像角色,这需要警惕。

“人在一种自然的、自信的状态下才是最美的,我们应该把青年人向这种更健康的状态去引导。”边巴拉姆说,“丁真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青年人返璞归真意识的增强,应该以此为契机营造一种天然、健康、积极、多元的审美氛围。

脚踏实地:用文化涵养内心“不变的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凯丽对记者表示,美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一个人的美绝对不止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内心。“以内心不变的美来应对外界千变万化的美,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她建议,青年人应该从培养自身文化素养入手来塑造更成熟的审美观,学会辨别美和丑,进而涵养内心“不变的美”。

在“90后”全国人大代表向伟艺看来,这种内心“不变的美”来自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几年前,初到乡间做大学生村官的他也曾有过焦虑,担忧村中青少年的成长。

“一些青少年甚至把他们‘爱豆’的名字刻在家门上。”向伟艺说,村里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人竟然都在谈论攒钱“做双眼皮”“打瘦脸针”,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

很快,向伟艺就带头在村里组织起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年轻人一闲下来就容易焦虑,我们就教小孩子练书法,倡导大家多读书,渐渐地孩子们有事做、不‘臭美’了,我每天也非常充实,不再焦虑了。”

综合施策:增美育教学、减媒介乱象

在青年“容貌焦虑”加重的同时,医美产业随之兴起。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975亿元人民币,即使受疫情严重影响,其复合增长率仍预计将超15%。与此同时,不少无证机构打着“医美”的旗号经营,造成了多起舆论关注的医疗事故。

全国政协委员杜明燕对此表示,医美机构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有关部门应对该行业进行严格规范和集中整治,各类媒介平台也应加强责任意识,抵制涉及传播错误价值观和审美导向的不良内容,教育部门则应将德育和美育作为评价学校工作成效的重要考核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全国政协委员刘月宁认为,健全学校美育教育,首先应该保证美育课开齐开足,且美育课并不能通过单纯的应试技巧去传授,而是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和系统、科学、分层次的教学体系建设。

“现在有年轻人说‘颜值即正义’,希望随着美育课能在城乡之间同时展开,让我们能一起走过一段真正的‘美的历程’。”向伟艺说。

原标题:纾解“容貌焦虑” 青年如何实现“二十不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