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张伯礼:此轮疫情发现较晚,暴露防控薄弱点
09-19 09:49:53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

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受此轮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截至9月16日,福建莆田已有49名12岁以下儿童确诊新冠肺炎,泉州、厦门等地确诊人员中也出现了12岁以下儿童病例。

9月12日,福建省仙游县,医务人员正在为一位小学生进行咽拭子采样。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对于儿童感染新冠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答复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分析,由于病毒的隐匿性很强,本轮疫情发现较晚,最先在学校被发现,导致低龄感染患者较多,再加上疫情所在地属农村地区,防控力度相对薄弱,所以造成了一定量的传播。目前此轮福建疫情中感染德尔塔病毒的孩子症状较轻,需进一步密切观察,而中医药在治疗儿童新冠肺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建立患儿档案密切观察长期影响

此轮疫情,特点之一就是12岁以下儿童比例较高。

“疫情局势不可轻视,根据国外的研究报告显示,孩子们感染德尔塔病毒的症状比之前的病毒发生的症状要重得多,令人担心。”张伯礼院士说,但从福建现在情况来看,目前感染德尔塔病毒的孩子症状还是比较轻,需进一步密切观察。

这次疫情也暴露出,12岁以下儿童是当下疫情防控的薄弱点。张伯礼表示,中医理论认为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身体免疫力不如成年人,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疫情,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多的病例;并且小儿的病程发展快,救治更加复杂。

张伯礼表示,中医药在治疗儿童新冠肺炎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理论认为新冠疫病基本病机为湿毒闭肺,中医药可以全病程介入,随时根据患儿证候变化调整方药及剂量,做到精准动态治疗,对疑似及轻症的患儿,中医药早期介入可减轻症状;对症情明显的患儿,中西医结合,积极运用中医药减轻症状及减少病情加重可能;对恢复期患儿,结合中医药调节全身免疫状态,改善肺功能,促进身体康复。

张伯礼建议,应格外注意患儿的心理照护,患儿父母无法陪护照顾极大增加了病区医护的工作压力,建议增加儿童病区护士人数,加强对患儿的生活照护和心理引导,并且及时建立患儿档案及远期随访制度,以观察新冠病毒对儿童生长的长期影响。

希望用一个多月控制住此轮疫情

9月17日下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福建省疾控中心对阳性感染者进行病毒基因组测序,已出结果的56例病例,分析均为德尔塔变异株,均属同一传播链。

“德尔塔病毒的传播力很强,目前我国12岁以下的孩子基本没有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学校加强防控非常关键。”张伯礼表示,依据现有的经验,我们希望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能把它控制住。

儿童感染新冠的途径和成人无明显差别,其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也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还要注意感染者的尿液和粪便污染环境导致的传播,以及应注意防范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造成的感染。

张伯礼院士给出儿童预防新冠肺炎感染的具体建议:

一、家长严格消毒后再抱孩子。儿童发病以家庭聚集发病多见,建议家长每天回家后应第一时间洗手、洗脸、更换外套,家长如有中、高风险地区相关暴露史,一定要注意及时报备、检测核酸并进行隔离,避免和儿童的接触。

二、儿童科学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商场、超市、医院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比如公交车、火车、飞机等,这些情况下都需要佩戴口罩,尤其是5岁以上的儿童。尽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儿童口罩,这样能保证口罩和面部的贴合度,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不建议儿童使用成人的口罩,不建议7岁以下的儿童使用N95口罩,孩子如出现不舒服症状时可于开阔空间摘掉口罩。

三、加强儿童防护,减少外出。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室内每日开窗通风,户外活动时尽量到开阔的公园,每天保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

四、做好儿童手部卫生。普及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从公共场所返回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要及时洗手。

新冠疫苗将由高到低年龄组梯次推动接种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地区,新冠疫苗接种对象都是12岁以上。我国目前对青少年疫苗接种计划有序推进,年龄范围在12-17岁。

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以及保证安全性前提下,会逐步将接种年龄段放宽。

据报道,今年年初,科兴中维启动了未成年人人群临床研究,一期临床和二期临床已完成,数百人临床研究表明儿童组(3岁-17岁)接种疫苗之后安全性良好,和18岁的成人组一样安全,抗体水平也和成年人一样。

今年6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已批准将新冠疫苗紧急使用年龄范围扩大至3岁以上,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由高年龄组向低年龄组梯次推动接种。

张伯礼表示,对于年幼儿童,要比成人更加严格对待,要花更多时间确保科学严谨。

原标题:张伯礼:此轮疫情暴露防控薄弱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