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消息,每年“双十一”,大家都在释放着“买买买”的消费热情。商家也推出各种打折手段、敲锣打鼓卖力宣传,营造出一种“错过今天,后悔一年”的氛围。
商家促销手段五花八门,人们的胃口也被越吊越高,然而,到了这时候,不少人发现省钱这件事门槛竟然越来越高,各种折扣、特惠路数令人眼花缭乱,消费陷阱也越来越多。
点进商铺页面,花花绿绿的海报特别震撼。“全年最低”“巨惠特卖”“限时抢购”“爆款秒杀”,似乎每句话都戳中消费者关注点。
可同样的羽绒服,平时只卖800块,有的商家点点鼠标,原价就被提前改成2000块。“东施”秒变“西施”,一张“双11惊爆价”的海报随之出笼。
消费者化身“尾款人”精打细算,用Excel表格统计商品信息、列出方程式求解最优价格、总结“满减”攻略笔记……这堪比奥数难度的购物,真让省钱这事儿越来越不省心了。
结果,“一连忙活好多天,分到红包两毛五”。说好的打折促销,折扣没多少,反倒把消费者整心累了。一句话,消费者走过最长的路,不该是店铺明降暗升、或者“价格混淆”的套路。
此前,中消协特别提醒“双十一”购物,有些商品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的。这样的提醒,可谓一语惊醒“尾款人”。
“双十一”购物,不该让想省钱的小伙伴们,只抢了个“寂寞”。
对商家而言,生财有道、诚信为本。网络时代,消费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不算大账、不看长远,谁总玩“促销套路深”那一套,等待他的只会是消费者失去信任、用脚投票。平台方更是责无旁贷,各大电商平台要进一步规范促销活动,对忽悠式打折的猫腻行为拿出零容忍的态度。
与此同时,给大忽悠式打折套上紧箍咒,也离不开监管部门持续发力,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有关部门应“发现一起,处理到底”,尽力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高效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让“双十一”省钱这事儿更省心,国家也已出手。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发文从八方面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其中明确: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防止虚假交易、刷单炒信、虚假评价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发生。
其实,消费者想要的不多,不过是“省钱的方式简单点。”把省钱这件事儿办得更省心,才能让大家过好“双十一”这个节。
原标题:热评 | “双十一”,让省钱这件事儿更省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