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制作土陶 田琦 供图
梁平木版年画传人徐家辉在刻板 受访者供图
4月16日,九街携手携程深入合作,助推全域旅游打造重庆首个非遗特色市集,并在6月向全国展示重庆的非遗文化,希望带动一批非遗老字号品牌。记者了解到,重庆有市级“非遗”511项,更有国家级“非遗”44项,这些传统文化有的曾几近绝迹,又在国家“非遗”号召下重获新生。
日前,记者走近几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了解他们为“非遗”商业化做的探索。
“非遗”热或拉动千亿级市场
走到磁器口,“陈麻花”门口排着长龙,往前走十几米,对面的茶馆里正表演各种“非遗”文化,高超的长嘴壶技艺穿梭在桌椅间,戏台上的艺术家展现着茶艺或变脸绝活,就连门口路边摊的老太,都卖起了“非遗”的龙须酥。
自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开始,“非遗”热逐渐兴起。截至2016年底,已经评定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2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86人。其中,重庆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44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0名,区县级以上非遗代表项目2052项,市级非遗项目511项,传承人563名。
面对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和民间都在助力其发展。重庆市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各1个,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5个,市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55个,并从2014年开始,市级财政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以此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而在民间,不少商家希望在“非遗”热下,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传统技艺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走进大众视野,它们从展览品变成消费品,从小作坊生产,向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过渡,从传统技艺向多业态发展。据多家媒体报道,各种相关展览会、博览会、旅游节,或将拉动一个千亿级市场。曾经几近绝迹的传统文化,在“非遗”热中,正在逐步找回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梁平木版年画
主动“走出去”重获新生
梁平木版年画始于明朝,曾畅销全国,又曾陷入困境恐失传。近年来,在“非遗”的推动下,梁平木版年画开始复兴,价格也节节攀升,早期年画的市价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一幅。
“以前是买家找上门来,现在我们要主动走出去。”梁平木版年画第六代传人徐家辉告诉记者,家族传承的“德和泰”年画作坊是自清代以来传了六代人的老字号,年画制作手艺经过一代代摸索、传承,保留着特有的手工制胶、制漆技术。
从爷爷那里继承下手艺的他,曾经历过木版年画的低谷。现代印刷年画的兴起,让木版年画少人问津,同行大量转行,仅少数人坚持保留了这门手艺。
徐家辉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要改变、要创新。他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又吸收了徽派、金陵派的雕刻套色技术,让年画保存传统粗狂浑厚之美,色彩又更加饱满,符合现代人的喜好。徐家辉还主动带着手艺走出去,受邀参加各种展出,在国内外传播梁平木版年画。
另外,他一改只刻传统图案的局限,也接受私人订制,每幅几千元上万元不等。徐家辉说,照着顾客提供的图,用祖传的技艺刻画出图案,再印制成画,既传播了文化,又为以后图案创新做了练习。现在,徐家辉又在琢磨着把画从纸上“显”出来,把年画立体的雕刻出来,让它成为这样古香古色的装饰品,或许有更大的市场。
在主动“走出去”之后,梁平木版年画好像找到了适合的商业化路径,等待新生。
荣昌夏布
建品牌产业化发展
与梁平木版年画一样,同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昌夏布,也曾历经辉煌。在低谷之后,它向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转型,已形成原料开发、创意设计、生产加工、营销策划、培训服务、国际贸易、跨界合作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万。
綦涛是荣昌夏布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师从国家级夏布传人颜坤吉,学成之后,拥有丰富品牌推广经验的她,建立夏布文化企业——壹秋堂,将夏布做成品牌、做成文化、做成产业。
“要在别人不知道你的时候,尽快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綦涛在注册公司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设网络推广平台,让顾客能轻松了解“壹秋堂”的理念风格。
之后,她按照实用品、工艺品、艺术品为夏布产品分类,并按现代人喜好设计产品。实用性产品即窗帘、屏风、桌旗、收纳包等;工艺品如老地图、壁挂、团扇等;艺术品如书法、绘画作品等。通过现代设计,夏布“回归”生活,为当代人所用。其中,“壹秋堂”改良工艺突破染色难题的夏布围巾十分柔软,大受欢迎,并在2011年登上国际时装周。
产业化之后,“壹秋堂”已开发出500余种夏布文化创意产品,申请了300多项知识产权保护,承建了荣昌夏布非遗文化园,开拓了文化旅游领域。据了解,在夏布非遗文化园,游客可以了解夏布历史,欣赏荣昌夏布及全国各地夏布文化脉络、工艺流程,还可体验夏布织造技艺及各项创意手工。
未来,綦涛希望产业链更加完善,她称,希望以后能邀请更多非遗项目和传统品牌加入,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
刘氏土陶
陶艺咖啡多业态结合
在大家把更多的目光投在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创新时,市级、区级“非遗”也在革新。
重庆陈家桥三河村半山处有一个旧式龙窑,两年多前,它曾面临倒闭的险境,这里传承上百年的刘氏土陶制陶技艺濒临失传。后经过整整一年的改造,结合多业态的“远山·有窑”诞生,不仅保留了传统陶艺的部分,还增添了餐饮区域,土窑厂华丽转身为客人络绎不绝的“网红”之地。
作为土窑厂的主人,沙坪坝区“非遗”项目刘氏土陶传统手工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刘中华对这次转型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该手艺经历了百年传承,一直保持着“子承父业”的家庭传承方式。刘氏土陶有过辉煌的时期,但后来受到工业化冲击,逐渐落入下风,所幸目前经过改造,又焕发了生机。
“只守着老手艺不做新的改变,‘非遗’很可能成为传说,消失不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对业态做不断的调整,才能一直保持生命力。”刘中华说,自从打造成为依托陶艺文化的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他的窑厂,学习陶艺、制作陶艺、品尝咖啡、拍摄照片……土陶让这里更加与众不同,依坡而建的龙窑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目前,“远山·有窑”不仅借助“陶艺”+“咖啡”的模式成功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了三河村周边旅游。为进一步完善业态,现已启动了二期工程的建设,增加会议、民宿、手工培训等多种业态,准备建立一个“远山”文化体系,最终形成一个围绕传统文化而打造的文化生态圈。
声音
商业化发展是出路
但不能变得面目全非
古老的传统文化撞上现代的商业市场,“非遗”文化的传承之路并不平坦,各位传承人们正不断摸索,期望着带领传统文化重现辉煌。可在商业化的探索中,哪些方面又更加值得关注呢?来看看专家学者怎么说。
传统与市场应该同时兼顾
“既要保留传统又要迎合市场,非遗的商业化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余强认为,一是要认识到非遗作为一种传统,应该予以保护,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制作工艺的考究,是其生命力所在,要做好传承工作。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必须商业化,不然很可能就会消失。在适应市场需要、现代人审美的需求上,可以对传统产品进行创新与升级,切记这不应该是一种面目全非的改变,而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现代市场的模式,保留传统工艺,形成品牌、文化和产业,最后能产生可观的产值。
余强表示,相比大工业化生产,手工虽然不是目前的市场主流,但其更具有温度,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当下,大部分人已经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开始追求精神和审美需求。因此,“非遗”手工艺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未来的市场会越来越大,还能带动当地一大批产业的发展,最终成功商业化转型。
传统手工业走在复兴前列
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老师田琦看来,“非遗”的商业化转型应该多角度看待。“非遗之所以会衰落,在于它的生产方式、产品、管理模式等方面与当下的城市化进程、社会发展已经不太相匹配。除了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之外,非遗还可以从商业模式去入手,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附加值,让自身能够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最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他指出,近年来,随着政府对“非遗”项目加大力度扶持,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寻传统文化文脉,体验相关非遗项目或产品,“非遗”得到了一定的复兴,其中以手工艺尤为突出。
“传统手工艺之所以能够走在“非遗”复兴的前列,第一,传统手工艺有很好的体验感,它能够产生一些互动,甚至可以亲自体验;第二,工艺流程足够吸引人;第三,当产品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后,可以做出更好的产品。”他表示,荣昌夏布、梁平木版画、“远山·有窑”等典型的“非遗”项目,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做了产业、业态等方面的延伸,并受到了欢迎,形成了很好的商业化转型示范。
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记者 韦玥 唐小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