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花和小朋友一起展示绘画作品。
△朱莉花生活照。
△朱莉花在课堂上与小朋友互动。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性格开朗的朱莉花一说话,总是乐呵呵的。这个暑假,作为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推普脱贫攻坚”的学生负责人,从6月底开始,她和小伙伴一起来到璧山区石河村进行普通话推广,一待就是两个月。
今年也是她作为志愿者服务的第五个年头,利用假期,她进入偏远乡镇、村小,通过朗读国学及诗词等进行普通话的传播。
因为梦想
做不一样的支教老师
朱莉花是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装潢专业2016级学生,出生于贫困地区,小时候,她看见电视上的主持人,很崇拜也很羡慕。高中时,她担任校园广播站的站长,正赶上一所少数民族小学缺助教老师,朱莉花的老师发现了她语言方面的天赋,就推荐她去试一试。从那时起,朱莉花就走上了支教这条道路。
在支教过程中,朱莉花发现,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平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缺乏沟通,很多孩子都不敢大声说话,会普通话的孩子少之又少。朱莉花就将学习普通话作为主要授课内容,“说不定哪个孩子有天赋,普通话说好了,可以替我实现儿时未完成的梦想。”
“这里的孩子成熟得让我心疼。”今年暑假,在第一次上公开课的时候,大家围坐在场地上,朱莉花问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她以为答案不外乎就是科学家、飞行员、考古学家等。
但其中一个男孩告诉大家,他想做爸爸,“做了爸爸,我一定要一直呆在孩子身边,保护他。”另一个女孩说她想当老师,“如果我是老师,我就一直在这里当老师。”
那次的交流给朱莉花极大的触动,坚定了朱莉花支教的信念,“我力量很小,但是哪怕能给他们带去一点温暖,都觉得快乐。”
状况百出
也要用心上好每一节课
朱莉花每次上课前,都要精心设计课程方案,准备课件。因为课上总会出现突发状况,所以课前必须准备几套教案,以备不时之需。
普通话课程最重要的是让小朋友开口说话,因为生活环境原因,朱莉花发现很多小朋友,没有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胆量。于是,朱莉花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她觉得,小朋友的天性就是爱玩,不如就让小朋友在玩中学,所以,每节课她都会准备一些小游戏。
通过游戏,小朋友很快认识、熟悉彼此,这样开口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当然,不是每节课都是顺利的。
2017年的第一堂课给朱莉花的印象很深。一个奶奶带大的孩子,从上课起就开始哭。朱莉花不停安慰他,可是无论怎么劝说,小男孩就是不讲话,反而哭得更厉害。
后来,朱莉花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想了个办法。她让小朋友们找班歌,每个小朋友都要说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到了这个小男孩时,他还是不开口,朱莉花就让大家鼓励他。
后来,男孩终于开口了,悄悄地说了一句:《我的好妈妈》。朱莉花顺势让男孩唱了一句,所有人都夸奖好听,就这样,在朱莉花的引导和同学的鼓励下,小男孩慢慢适应了课堂。“有时候,适当的鼓励是有必要的,会让人有成就感,找到自信。”
“我不是专业的老师,但是我也要学会了解学生。”朱莉花认为,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最重要。
小时候,她因为做错事时常会遭父母的训斥。她深知,越是这样逆反心理越强。所以每次遇见学生调皮捣蛋、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朱莉花都会耐心地问清楚原因,顺势去引导孩子,“我一直不相信‘黄荆条下出好人’这句话。”
总结经验
不急于批评,先弄清原因
在支教过程中,朱莉花也在慢慢总结各种经验。一堂课,总会有几个孩子不随着老师的思路走。朱莉花上课的时候,也会遇见同样的问题。
一次上课,一个孩子就是不听讲,自己在一旁折纸。朱莉花发现后,干脆留出一些时间,让小男孩到讲台给大家讲解折纸的方法,“这个过程,不仅让他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让其他小朋友学会了折纸的技能。”
朱莉花的专业与美术相关,她巧妙利用自己的专业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一次课堂上,一个小男孩抵触心理很强,在课堂上发出怪异的声音。这是让朱莉花最慌张的一次。下课后,男孩直接走向黑板,把上面的字擦得一干二净。
面对其他同学的告状,朱莉花并没有急于批评,而是仔细观察男孩的举动。随后,小男孩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很长的画,4岁多的小男孩,把植物大战僵尸里的人物全部画了出来。这时朱莉花才明白,他发出的怪异叫声也是游戏中的声音。
家访中,朱莉花了解到,植物大战僵尸是小男孩最喜欢的游戏。发现了学生画画的天赋,朱莉花跟男孩说:“老师就是学习美术的,所以也喜欢画画,如果你保证上课不再发出怪声,保证你画的画更漂亮。”这样一来,小男孩变乖了,还会找时间和朱莉花一起画画。
总有收获
坚持做喜欢的事会很快乐
朱莉花也曾经出现过困惑。支教的时候,在某一个地方呆一段时间,会给孩子带去很多欢乐。但是走了以后,难免会让小朋友心里有落差。
有一次,一个小女孩拉着朱莉花说:“老师,一个月后你走了,我们怎么办?”朱莉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最后她决定,就算第二年不到这个地方支教,也会抽时间去看看那里的孩子,“那是我和他们的约定。”
小朋友们的一点点进步,也是朱莉花坚持下去的理由。有一次,一个家长和朱莉花说,自己的孩子吐字不清楚,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清楚。朱莉花开始重视这个小男孩,锻炼他慢慢地讲话,上课总会提问这个小男孩,并告诉他“妈妈在门外,听不清楚,你要大声一点。”一段时间下来,尽管小男孩讲话不快,但是吐字已经很清楚了。
支教的经历,也让朱莉花逐渐成长。从高中到大学,这一路遇见的困难很多,朱莉花慢慢习惯一个人解决问题,这让她更有担当。最重要的是,现在朱莉花考虑问题很周到,比起以前,朱莉花自己都觉得进步了很多,“而且和孩子接触时间长了,很多时候会保持一颗童心去生活,让我忘掉很多烦恼。”
支教地区,村民们的纯朴也是朱莉花喜欢的地方。每次上完课,朱莉花会去家访,当地的村民都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以表示感谢。
离开村子的时候,村委会主任会带着村民出来送别,“这应该是村里最高礼节了。”朱莉花说,自己是农村长大的姑娘,每次看见这种场景,都有回家的感觉。
感受幸福
周围人给了无限的支持
朱莉花的父母说,女儿小时候,就想让她做一名教师,现在做了一名支教老师,他们也是无条件地支持,“只要她喜欢,想做就做。”特别是女儿能坚持这么多年,父母也觉得骄傲。前几天,朱莉花的妈妈做了手术,为了不影响女儿上课的进程,她犹豫了很久才告诉女儿。
当地学校的一名老师说,朱莉花的到来,让当地的孩子看到了很多新鲜的东西,让孩子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和朱莉花一同在璧山区石河村支教的蒲同学说:“莉花为人热情,与大家相处得很融洽,支教的时候,经常帮我做事情。她对孩子们也非常有耐心,与她相比我自愧不如,离开的时候,好多孩子都舍不得她离开。”
让朱莉花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是,有一次,当她结束支教准备离开,孩子们守在村小的门口,哭着问她:“你们还会回来吗?”一个叫小鹏的学生突然拽掉了她衣袖上的纽扣:“老师,我以前打算念到初三就出去打工,自从你们来了,我觉得念书真好,我要一直念到北京去,纽扣为证。”
一席话让她振奋不已,要知道,小鹏是一个不仅听课困难还公然捣乱的孩子,这更让她坚定了每个暑期都要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同时也鼓励周围的同学一起加入。
朱莉花说:“孩子们让我明白,他们就是我对的人,因为我已经确认过眼神。我无法改变那些贫困山村孩子的出身,却可以通过教育改变他们以后的命运,而作为别人命运的灯塔,就是我的幸福。”
“我无法改变那些贫困山村孩子的出身,却可以通过教育改变他们以后的命运,而作为别人命运的灯塔,就是我的幸福。”
延伸
全力以赴推普扶贫
朱莉花所在学院的暑期三下乡指导老师陶达表示,今年学院申报的教育部和团中央联合“推普脱贫攻坚”项目被选中,朱莉花作为活动负责人开展活动。
朱莉花说:“推普扶贫攻坚重点在偏远山区,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任务还很重,需要更多的力量去支持和帮助那些孩子。我们团队的每位成员在寒暑假和周末,都是全力以赴地做推普扶贫工作,但是人数有限,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一些贫困地区还存在着一些与语言能力相关的制约发展的问题,因此,开展语言扶贫,也是一项脱贫的重要举措,推普扶贫攻坚,需要志愿者们齐心协力,提高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基本素质,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实习生 王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