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重庆微信公众号消息,回锅肉是川菜第一菜,这一点举国上下,56个民族皆无争议。
但是,在聊到回锅肉的发源地时,却有人出人意料地拿出证据,说回锅肉的发明地点在上海,而且是由一位阿拉上海人发明的。顿时让人懵圈了。
这是真的吗?
回锅肉的历史
很多人把回锅肉的起源放到明朝。
明朝中叶,一位有钱的吃货大爷宋诩(生卒年不详,约在弘治、正德年间,即1500年前后),和他儿子一起,写了本很有名的《竹屿山房杂部》。书中记录了宋府的各种美食做法,其中一款“油爆猪”,据说就是回锅肉的前身。
录“油爆猪”全文如下:
油爆猪:取熟肉细切脍,投熟油中爆香。以少酱油、酒浇,加花椒、葱,宜和生竹笋丝、茭白丝同爆之。
看上去是有点像回锅肉——肉先煮熟,再在油中爆香,再加调料、俏头爆炒。当然,这和今天的回锅肉比,区别还是很大。
现在的回锅肉,是将熟肉切肉片,“油爆猪”则是切肉丝——古时候,肉片和肉丝都可以写作“脍”,但此处有注明“细切”,即切肉丝。后面的俏头们,也都是丝,可做旁证。
有人说,这更像干煸肉丝, 连肉片都不是,离回锅肉还有十万八千里呢。但是,如果把煮熟的肉,再度回锅炒制都叫做回锅肉,那么,这个“回锅的油爆猪肉丝”也应该算。至于回锅的是肉丝或者是肉片,有那么重要吗?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嘛,只要回了这道锅,都叫回锅肉。这个世界上,还有回锅排骨、回锅香肠……凭什么不能有回锅肉丝?套路的关键是“回锅”。
不过,这一来,回锅肉的发明权就不在俺们四川或者重庆了。宋诩是华亭人(现在的上海松江),这回锅肉的发明权就落到阿拉上海人手里,怎么都有点那个吧。
竹屿山房杂部一书
收录于《四库全书·子部》
近年曾以《宋氏四部》的形式辑录出版
所以,有人说,这不是回锅肉,因为回锅肉必须有豆瓣。没得豆瓣,你也敢大起胆子叫回锅肉?
不过,似乎咱们川渝两地,也有不用豆瓣的回锅肉吧。比如泡椒回锅肉,豆瓣星星儿都看不到,但它还是回锅肉。人家宋府有钱任性,只用酱油、花椒,似乎也没多大毛病?再说了,那时的人间,还没有豆瓣这东西呀。
其实,把肉先煮熟,再切片、切丁、切丝、切坨坨……再下锅烹饪,这种“回锅”的套路,确实是“自古以来”。
但,我们得界定一下概念,是不是有“回锅”就叫“回锅肉”?
我的观点,回锅肉,是在“回锅”这道工序基础上,结合川味调料(最早是豆瓣),由四川人完成的首创。回锅肉的要点,是其川式家常味,而不是“回一下锅”这个流程。
“回锅肉”一词,最早见诸文字,是1908年的《成都通览》一书,然后一直沿用至今。回锅肉一词,那时对应的菜式,就是我们的传统古典回锅肉。
这才是古典回锅肉
凡是三十年以前的川菜菜谱,关于回锅肉的描述,都高度统一:肉用二刀腿子,煮后切片,肉片一般长约5-7厘米,宽约3-5厘米,厚约0.2、0.3毫米。
佐料也高度统一,豆瓣基本都用郫县豆瓣——我只看到一例用元红豆瓣,即1974年出版的《重庆菜谱》。
元红豆瓣突出的是鲜香。辣椒为碎片状,不像郫县豆瓣豪放,尽是大片甚至整条辣椒——必然的,辣度也就只有郫县豆瓣的一半了。所以,用元红豆瓣的老重庆版回锅肉,豆瓣用量要比郫县豆瓣多一倍。渝州宾馆的老厨师孙志聪先生告诉我,当年他们1970年代炒回锅肉,一般是元红豆瓣和郫县豆瓣各一半,合一起剁细再用,取元红豆瓣的鲜香和郫县豆瓣的酱香。
除了豆瓣,必不可少的就是甜面酱和酱油。
汇聚川菜最高级别大厨的北京饭店,1950年代开始,回锅肉就是其招牌菜。它的回锅肉,就是用豆瓣、甜面酱和酱油三样。
但是,我也发现,个别大厨炒回锅肉时,有加豆豉的记录。仔细想,加豆豉(是指黑色的永川豆豉)很有道理。回锅肉的基础香型就是酱香,豆瓣、甜面酱、酱油和豆豉,都是不同风格的酱香,混在一起,就会满口荡漾起浓郁、饱满、清晰的酱香味……
此外,古典回锅肉比较注重回甜。甜面酱之外,都要单独再加白糖——所有老川菜菜谱,毫无例外,都要加白糖。
最后,炒回锅肉的俏头,必须是蒜苗、蒜苗、还是蒜苗。舍此以外,都是邪魔外道。
酱香饱满,回甜清晰,微辣利口,加上刚刚断生的青蒜苗,配上脆爽的肉质——这才是最正宗的古典回锅肉。
这就是用豆瓣、蒜苗炒出来的古典回锅肉
回锅肉的变身法
近年来,我经常感叹的就是:现在的回锅肉,变得本老人家越来越不认识了。
变化,好像先从俏头开始。
先是蒜苗变成青椒、胡萝卜等。然后越来越夸张,四川那边,往回锅肉里加进了锅盔片、油炸馒头片做俏头,重庆这边毫不示弱,从油炸洋芋片(土豆片)开始,苕皮、莽海椒、渣海椒、灰粑、老盐菜……大约,只要是乡下土产,很多过去都没有听说过的玩意儿,现在都扔进锅里,炒进了回锅肉,图的是个稀奇。
这是锅盔回锅肉
这是老盐菜回锅肉
蒜苗算是彻底被废了。
接下来,被深度解构的是回锅肉的味型。好多厨师把甜面酱都扔了,甚至在听我说要加酱油、豆豉的时候,一个个大张嘴巴,表示严重不相信——极端的做法,是连豆瓣都不要了,换成泡姜泡海椒,我还看到有人往回锅肉里面偷偷加蚝油。
最后变化的是肉本身,四川某地的回锅肉,据说已经变成20厘米甚至更长,需要食客用剪刀,先剪后吃,我看用刀叉似乎更合适。
过去的回锅肉,讲究口感脆爽。民国成渝名餐馆姑姑筵的黄敬临,为了这个脆爽,把回锅肉在煮的时候,同时用开水和冰水,三烫三冰,上足了手段。现在呢,很多餐馆以软糯或者焦香自夸,早就把脆爽忘得一干二净。
这么说吧,除了先煮后炒这个流程不变,其余,变完了。
这个变化过程中,各家各户的妈妈或者外婆,也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折腾回锅肉,最后折腾得每家都不一样。如果尝一尝,其实也都还蛮好吃的。
仔细一想,这何尝不是进步?回锅肉从单一酱香,变得化身万千,这难道不是食客之福?好吃,就是正义。
回锅肉的诀窍
我不是只吃古典回锅肉的老古董,我也喜欢泡椒炒出来的回锅肉。
其实呀,现在的回锅肉,除了肉要先煮或者先蒸(即旱蒸回锅肉),这个最基本的流程不变,其余,从肉片的大小形状,到佐料、俏头,早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我还见过有人用糊辣壳炒回锅肉的。
所以,妈妈、外婆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各炒各的,五花八门、离经背道的回锅肉就越来越多。好吃就是王道,谁也没法说这些妈妈外婆们炒出来的不是回锅肉。
不过,这些回锅肉,基本还是在家常味这个大范围内演变。按照川菜分类,泡椒和豆瓣,是家常味的两个分支,看来,妈妈和外婆们,胆子再大也没有搞出糖醋味回锅肉、鱼香味回锅肉。
泡椒炒回锅肉
深受回锅肉粉丝们欢迎
不过,个人觉得,反正都走到这一步了,这家常味最后的一步,完全也可以打破,比如搞个椒麻风格的回锅肉(用青花椒炒),我不信不好吃?说不定,扔一把花生米,加一些糊辣壳,再来点糖醋,这种宫保回锅肉,说不定也大受欢迎呢。说不定家里有个山西籍妈妈,一时兴起,给你来份醋溜回锅肉——这种玄幻版回锅肉,总有一天会出现。
回锅肉,从诞生那一日开始,到今天,其发展脉络非常清晰。从统一的酱香型古典回锅肉,到现在的泛家常味回锅肉,以及鄙人指明了下一步方向的跨界回锅肉,将会形成一个完美的回锅肉体系。
如果加上回锅香肠(重庆某老餐厅的招牌菜之一)、回锅腊肉、回锅羊肉、回锅牛肉,还有回锅排骨……川菜里面的一个子门类:回锅派——完全可以就此诞生,甚至,搞一个回锅宴,也未尝不可呀。
我们留着口水,拭目以待!
原标题:有人说,回锅肉是在上海发明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