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是保障金融消费者受教育权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已形成“阵地宣传”和“走出去”宣传相结合、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的立体化模式,中行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质效不断提升。
结合网点特色 宣传“消保”知识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通过营业网点这一“阵地”,配置合理的渠道资源和人力资源,对网点内外的客户进行宣导。同时,各分支行均结合当地特色,围绕“金融服务民生”等主题,主动深入到各个社区、商圈、校园、企业等,根据当地人员结构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宣传,提升宣传教育工作的效果。
中行通过集中宣传,营造了普及金融知识的热烈氛围,激发起金融消费者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通过日常宣传,形成金融知识普及的长效机制,通过细水长流的教育和宣传,全面有效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水平。2018年全年,中行开展大小宣传活动约160场,发放宣传资料近5万份,受众客户量近9万人。
此外,中行还利用“中国银行重庆分行”微信公众号,打造线上金融知识普及的新平台,2018年通过公众号面向60万微信粉丝推送各类金融知识共8期。为评估宣传教育活动效果,还通过开展在线金融知识问卷调查,了解金融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不断改进金融宣教工作方式。
主动面对面交流 拉进与消费者距离
为持续提高金融知识宣传成效,中行开展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体验日”系列活动,邀请金融消费者、消保监管机构及媒体,通过现场参观、亲身体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实现金融消费者、消保监管机构、银行的三方沟通。
在一次座谈活动中,金融消费者提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问题,监管机构代表建议消费者正确判断理财风险,并提示消费者风险与收益永远成正比,需本着适当性的原则购买理财产品,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通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金融消费者对理性理财方面的金融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拉近了银行与金融消费者的距离。
耐心劝诫老人 成功预防诈骗
某日,中行网点员工在为一名78岁的老人办理业务时了解到:有一组织机构,声称可以给退休老人发放赡养费,金额几万至几百万不等,只是需要收款人开立一个中国银行的账户,并把卡号发给组织即可。
了解事件经过后,中行员工耐心地向老年人进行了解释,告知其此事可能系诈骗行为,并举例说明几类典型的诈骗手段。员工积极向在场客户宣导防范金融诈骗的相关知识,并且延伸宣传,引导大家观看防范诈骗的宣传片,告知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障自身财产安全。
在大家耐心的讲解和劝说下,老人慢慢清醒过来,终于意识到自己险些上当。中行及时堵截了一起涉嫌利用银行卡进行诈骗的案件,避免客户资金损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