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消息,赶场,也叫赶集,是市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久了在水泥森林中穿梭的日子,趁着周末,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久违的赶场,去重温一下“赶场”的快乐。
不同于去超市、逛菜场,“赶场”是人们在约定的时间里到约定好的地点进行商品买卖。四面八方而来的人们,在讨价还价中将沾着泥土、顶着露珠的各类食材带回家去。这个自带烟火气息的集市,就像一把老锁能帮人们唤醒尘封的记忆,灵动着你我儿时的回忆和抹不去的乡愁。
多年来,每月逢“3、6、9”的日子去赶场,早已成为了礼嘉周边居民生活中一件既不能少也不愿少的事。这份情有独钟,从赶场天里热闹的景象中可见一斑。早上7点的赶场点,早已挤满了人。一进场,酱菜的香味便扑面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尽管没有渝北鸳鸯的赶场场地大、也没有两路赶场的人多,但礼嘉的赶场有自己的节奏,场地虽小,但应季的玉米、新鲜的水产、蔬菜,各类家用小杂货……可以说,冰箱内外、餐桌上下、炉灶前后的各类美味和杂物,在这里几乎都有。
今年已经77岁的邓红旗师傅,从50年前就做起了帮人理发的营生。在礼嘉的赶场日,人们都能在场门口看到邓师傅的身影。 “5块钱,能管个把月。”刚剪完头发的刘婆婆不仅对邓师傅的手艺满意,更对这个实惠的价格很是满意。“我从2角钱理一个男发开始干,这辈子就侍弄这把剪刀了。现在这个价格也有5年了。大家方便就好。”邓师傅说着,手里已经帮下一位客人系好了围裙。
礼嘉,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良好。礼嘉的赶场,从原来的场地搬到现在的场地后,这块马路边的闲置空地在赶场日时便也不再冷清。场外的高楼交错相映,这块待开发的区域此刻显得格外宝贵。“不知道这场,还能赶多久。”从来赶场人的口中,听出了大家对赶场的不舍。
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与超市里闷头购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走在场内,听听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嘈杂却不纷扰。赶场,不仅是买东西,更多的是一种情怀。
赶场的人中,中老年人居多。有以逛为主的也有来大采购的。对于解闷人群而言,赶场是他们的一种休闲方式。而对来大采购的人,来一次就能把生活必需品和好几天的食材都买回去,也是让人愉快的事。不管是哪种,赶场,都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周天柏夫妇的调味料摊位,已经经营了十三个年头了。除了“3、6、9”在礼嘉赶场,每逢“2、5、8”他们夫妇还要去鸳鸯赶场。调料虽小,但诚信可是大事。“我们在大市场上批发回来,在赶场日里卖给大家,这么多年我们家卖出去的调料从来不掺假、也不会缺斤少两,该多少就多少。”周师傅说着,身旁的妻子正在帮客人将辣椒捣碎。
“我们家的豆腐是自己做的,十年了,好多人都会专门来找我买豆腐、豆花。”在礼嘉赶场的一个豆腐摊前,胡平大姐正在和附近一个工地的师傅说着话,“下个赶场日的时候,你把锅端来,我提前把三十斤豆花准备好,你直接来取就行。”“他们家的豆花好得很,又便宜,2块钱,屋里3个人都够吃。”摊位前,一位老顾客说。
张显清老人今年已经73岁了,在他的小摊上日用品如鞋刷、蝇拍、钥匙扣、剪刀、梳子等小物件品种齐全。这些小物件,有的是超市等地方不好找的家用品。“这些小东西虽然管不到好多钱,但看见了就容易想起屋里缺,带回去也方便些。要是哪天这场没了,我也就休息了。”老人说着,话语中那份伤感让听者唏嘘。
不到9点,太阳便将整个场地晒得热起来了。意犹未尽的人们,在一把把大伞下选购着自己需要的食材、小杂货等。几乎在所有的摊点前,都摆放着二维码。这也让这个不大的集市多了些许现代化的气息。“现在,年轻人喜欢用微信,老人家还是习惯用现金。对我们来说,微信付款可以收到角角钱,不用找,确实很方便。”菜老板李大姐一边说着,一边招呼着客人扫码付款。
“区分是不是土猪肉,要看皮、膘、肉的颜色,还要看肉里有没有过多的血水。反正,多比较比较,这经验也就慢慢积累起来了。”肉摊前刘军师傅给客人介绍着,手下熟练地将肉切成了细丝。他从父亲手中接过这把割肉刀已经有好几年了,对于在这里赶场刘师傅已经习惯了。
“我家就在附近,这的菜比超市的新鲜,而且要实惠些。我从搬到这来就是来这赶场买菜,已经8年了。”市民杨淼,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菜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的记者。在礼嘉赶场日上,像杨女士这样的忠实粉丝不在少数。
赶场的喧闹过去之后,在不赶场的日子里,这片场地就只能处于半闲置状态。只有小部分摊贩将一些杂物、桌椅等放在自己的摊位上。没有了人,就少了烟火气,这片空地便显得少了点什么,但总有一天,这里将迎来它的“新生”,那个时候它的热闹和精彩就不分“3、6、9”。
华龙网记者 王柯岚 摄影 谢鹏 主持 李文科
原标题:稻米流脂粟米白 赶场天 听茶米油盐“进行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